素材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没有有力的素材支撑,只有干巴巴的说教,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的读者了。每天的细心观察和阅读积累是一方面,如今我又有了新招数,一起来看看吧。
01:由小事件引发新情节。
这方法很简单,不过必须要发挥自己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昨天晚上,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中学生在一个公交车站牌旁相撞了。中年妇女是着急去赶公交,中学生是因为睡过头了着急去学校。两人都没注意到对方才会撞上的。
中年妇女大吼:“你瞎了啊?往人身上撞!”“对不起,对不起,我着急上学,没看见。”中学生连忙道歉。“啪”地一声中学生的脸瞬间红了,原来是中年妇女使劲扇了中学生一耳光。
中学生瞬间懵了,这时停在旁边一辆白色轿车摇下车窗,对着中年妇女喊道:“你像话吗?一个大人去打一个孩子!”
中年妇女二话没说,悻悻地走了。中学生眼里噙着泪水,对白色轿车车主道了谢,折回头走了。
这是我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真事,因为他就是那个摇开车窗的人。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我又展开联想。
a.中学生很委屈,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安慰他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b.中学生很委屈,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骂他:“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啊?真是个书呆子,真没用!”
c. 中学生很委屈,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很气愤,决定报警,跑到事发现场,挨家挨户去调摄像头,一定要找到那个妇女来给儿子道歉。
当然还有很多版本,只要你有想象力,可以先把这些都记下来,等到需要使用素材时就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情节运用到文章中,再去加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真实事件引发的各种合理化猜想创造一个新故事,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由一个真实的素材可以引发出更多的素材,很实用,但真的需要你去好好构思,不能太离奇,至少要合理。
02:由小段对话引发新思考。
这个方法需要调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思考必须深入,不能是第一次就思考出来的内容,而是要层层剥茧,深挖背后隐藏的东西。当然可以去搜集资料,帮助自己深入思考和分析。
出门吃饭,听到隔壁桌两个年轻女子的对话。A说:“我家宝宝现在两岁了,每次上超市我都很头疼。他每次进去看到吃的东西就想马上吃到嘴,我哄他骂他都不管用,他会各种撒泼打滚地吵,引得周围的人都来围观。每次我都只好妥协,可总觉得这样也是在害他,真的好烦恼。”
B说:“我家也是这样,但我每次都把他打一顿,他现在也不太敢这样了。”
我一听,瞬间觉得打孩子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呢?可是到底该怎样改善这种情况呢?
我想到以下解决方法:
a.少带宝宝去超市,减少接触诱惑的机会。
b.平时拒绝宝宝要求的时候得多动脑筋。比如:冷处理,孩子撒泼时不理他。转移视线,用别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
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再去网络上搜集专家的建议,或是像宝妈朋友们咨询,再得出新的结论。
这时,所有的思考结果、查阅资料、宝妈经验统统都成了我们的新素材。
总之,这些新招数的精髓就是要多思考多联想,要有小说创作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你学会了吗?如果你有别的招数,欢迎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