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还是想写眼镜大哥,因为翻了下,找到一件与他有关的小收藏。
刚喜欢玉石的时候,叶老师常带着我跑东跑西,但她工作很忙,家事也很多,这个时候,她就把我扔给眼镜大哥,让他带着我去淘宝。
眼镜大哥说我是土豪,因为每每看到一件精美的小件,我就说好看我们买吧。眼镜大哥说,这样可不行,我们是玩家,要把手里的钱利益最大化。像你这样,家里有矿也会被你玩没了。
他说:这样吧,你出200,我出100,一共300元我们开始淘宝,你再去玉石论坛注册一个信息,我们做二手买卖,利润我们对半分。300元能办什么事?当时一件杨曦的五克小件就要1.5万元。但我只能按他的吩咐一一办妥。
揣着这300元,我们约好文庙开门就碰头去淘货。周六的文庙,百花齐放,各种文玩地摊铺的水泄不通,人挤得要命。眼镜大哥约上周六打死也不进手术室给病人动手术的医生玩家薛哥,我们一个一个摊头蹲过去。他俩每每让我先挑,眼镜大哥看工和料,薛哥则凭三寸不烂之舌砍价,三个人一上午一无所获。他俩都说太贵不值,说好下周六再约。
第二周,眼镜大哥说300元淘成品不行,我们去淘料子。我跟在他后面,趴在买买提的玉石堆里一个个寻觅。这个石子堆每周都被人翻,我觉得希望渺茫,我们还能淘到啥?青花的不要,白籽的太灰太青不要,黄沁的不干净不要,最后眼镜大哥握着一块拇指盖大的黄石头反复端详。我凑过去一看,这分明不是玉石,只是一块黄砂石。眼镜则不这么认为,他比划着:你看这是甲虫,这里鼓鼓的可以做一个茄子,这里做祥云,这条水线就是彩带……而且最重要,这只是一块石头,我们压价花50元买下,我拿回去做东西。我摇头,不行,我在玉石论坛转卖非玉石雕件不行,这不是骗人吗。他说,你只要说清楚,这只是石头不是玉,愿意的人自然愿意,不愿意的也不强求。我说服不了他,只能听他的。一周后,呈现在我面前的小雕件取名富甲一方,可爱至极又精致无比,打磨费80+原料50,一共花了130元。我在玉石论坛一挂,马上就有北京买家来询问,我小心翼翼说,这不是玉石。北京买家说不是玉石就算600买个工好吧?马上汇款给我银行账户,他还说捡了个漏,苏州工艺就是精致。我兴奋无比,电话给眼镜,我们的300元就这样滚起来了。
大多数时候,眼镜大哥和叶老师会带着我去淘原料,然后由他带回去做,有时他卖出去,有时候嘱咐我上论坛卖。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什么叫玉石的毛孔,什么是玉石的细腻,什么又是白度,什么是天然的沁色,什么是后期人工染色,什么是皮绺,怎样的是一块高质量的玉石。什么是金包银,什么又是秋梨皮。和田玉石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眼镜大哥和叶老师手把手教会我辨别其中的奥秘。
这时,我们手里300元的原始资金,滚到了5000多元,眼镜大哥并不黑心,淘来的成品他嘱咐加100元转手,自己做的小件,则看作品成熟度看买家的喜欢度来定价。喜欢的加个一二百,是玉石商人要转卖的则加300-500不等。当然我们也不是步步为营每次都赚钱。比如我们买过一块看起来洁白无瑕的原籽,切开里面却布满了麻点,成了一块废料,我们说好以后打磨好做书签,还没来得及,他就离开苏州了。我们还买过一串碧玉珠子,买来2800,却不料当时碧玉价格大跌,最后亏了800才卖出去。还有一次我们买了个糖玉手镯,买的时候莹润光滑,放了一周,发现里面裂痕很多,原来卖家泡了蜡,一开始看不出来,放久了就显现了。后来年过四十的眼镜大叔终于找了女朋友,他把这个卖不出去的手镯送给人家当见面礼,我跟叶老师批评他抠门,这下肯定成不了,果不其然,过几天手镯跟姑娘都不知所踪……眼镜大哥说,一个破手镯就试出人心了。
转眼忙于自己的家事好久没有去跟他们淘宝,他呼我:我买了一个大块头,你啥时候来看。我奔去一看,这是什么大块头,拳头大,一半玉石,一小半石头伴生,颜色黄黑,叫做扔在马路上被人踢,扔在农村只能用来腌咸菜,我搞不清他要用来做什么。一个月后,再次看到这个拳头我惊呆了,整个一个山水风景,黄色部分是山,黑色部分雕成树木、小桥、人物,一幅樵耕图。我们花了600多元,为它配了一个红木底座,很是雅致,可作书房里的文玩清供。眼镜大哥摆在工作室,很快就被人以8000元价格买走了。
300元滚到了8000元,他还给我本金200,抽走了他的100本金,还有淘来的若干小戒面,漂亮的玛瑙珠子,他都丢给我让我串珠子玩去吧。打算用余下的7700元再做大做强。
过了几天,他电话我,说妹子,我可能想办件蠢事。有一个上海的朋友,带着两件崔磊工作室的藏品,他有些要用钱,需要转卖,你看怎样。那我当然同意啊,雪中送炭的事咱得做啊!说来也奇怪,我们买下了这两个小件后,再也没法流动出去,很多人对这两个小件不忍释手,眼镜大哥却从未转手出去。我觉得好生奇怪。过了很久很久,眼镜大哥突然将其中一块天官赐福交给我,他则留了另一块蝶恋花。他说,这是爱玉的藏家,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要不然,这两个小精品怎么舍得转手,价格还不高!一块你留着,一块我留着,以后等他度过困难了,我们再还他吧!
这块小玉留在我身边很多年,细、白、洒金留着毛孔的料子几乎没有缺点,雕刻的天官略带稚气天真烂漫,这真是一件精品,我也没有转送或者出售它,它原先的主人也没来找过我们。
说不清是缘分还是别的,我仅仅只花了200元,收获的有那么多。故事还以人情无价来结尾,略显鸡汤,不过,这也许就是玉石从业者驻守的一份玉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