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这个词最早我是在大学学习外国文学史,老师讲《哈姆雷特》的主人公性格时听说过,当时我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课后,我翻开了字典:“延宕,即为拖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看完释义后,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我自己何尝不是延宕践行者呢。纵观我近四十年的人生历程,每一步紧要处都与延宕有关。
当年初中毕业后,依我当时的学业成绩,原本可以就读乾县师范学校。可我问这个,问那个,自己没有主见,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摆脱不了延宕性格的束缚,最终选择了读礼泉一中。
高三毕业那年,榆林师范学校的历史系专业录取通知书来的比较晚,当它到我手中的时候,我已经在礼泉二中补习了近一个月。去榆林上大专还是继续留在二中补习,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当时已经是年满18周岁的我依然选择了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选择了补习。没想到补习的结果竟然还是个大专师范院校。
大学毕业那年,我在豫北一所高中应聘成功,当时的薪水是相当可观的,于是我选择留在豫北。可当我的年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回陕西还是继续留在豫北。这又成了我人生的另一个延宕话题。在犹豫不决、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我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工作。
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几乎被延宕冲昏了头。我所相亲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加强连。几乎每次都是因为我的延宕,因为我的前怕老虎后怕狼错失了很多珍贵的姻缘。最终我选择了现在的妻子。尽管我当年对每一个女孩子撂下的一句话都是:选择我或者放弃我,你们都会后悔,因为我不是一块金子,失去我你们才会后悔自己失去的是一座金山。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是清贫至极,一无所有。
当我的同龄人有车有房,带着亲人四处游玩的时候,我只能默默的骑着电动车,仰天长叹,傻傻的笑一笑。我像莫泊桑笔下《项链》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一样要用十年的时光来偿还延宕的代价。当礼泉的房价是1000多的时候,我没有买房。当礼泉的房价高至2800元的时候,我慌了神,在房价最高的时候,我买了一套并不完美的房子,却用十年的光阴去偿还。
此时此刻,我不言不语,不喜不嗔。有时候想静静都成了奢望。一大堆的琐事、烦心事、恼火事我不敢言语,不敢声张,不敢奢求,我把自己封闭起来,关在心造的监狱里,让自己反省。生活给了我磨难,我很感激;日子有磕磕碰碰,我很淡定;人生起起伏伏,我很坦然。我的人生因为有了延宕,才在不断的磨砺中渐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