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一句话:没有独自建立起知识的联系。讲课就好比你开车要从A街到B街,老师就坐在副驾驶,告诉你前面左转、然后红绿灯直走....到达目的地时老师问你:知道怎么走了吗?你当然觉得知道了,因为车你会开,而且什么街什么街的名字你都知道,这不也到了嘛。然而当你独自要从A街开到B街你就傻了:前面好像是左拐吧?怎么这里有点不太对劲?.....你漫无目的在城市里一日游,但最后依然没有到达B街。
这就是学习错觉。做题就是解决问题,需要你从千百个知识点中选出正确的A、B、C,并以有序的方式结合起来才是最后的答案。而老师讲课是正向思路,直接把正确的知识点都挑出来讲了问你懂不懂?你当然懂了,因为这千百个知识点都在你的脑海里。然而,记住这些知识并不难,其实更大的工作量是知道什么时候用哪个。好比房间里堆了满满的工具,你却不知道做事要用哪个。老师自己把答题更难的部分做了,你做题当然就不会了。
在你的脑海里,知识是离散的,如孤岛一般没有什么关联。看到条件A时,你很难想到方法B、C、D,而经常是一脸懵逼,不知所措。
而学霸不仅能对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把离散的知识关联起来了。在他们的脑海里,知识点之间像网状一样各有联系。他们在练习时会不断地去尝试不同的路口,碰到死胡同知道要记下来,街与街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清晰,最后能生成一副城市地图。不仅A街能到B街,而且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走法,老师说的答案是最短的路线,其实还有一条更快的路线.....
现实中,一个学霸做完道题目时会想:
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题干有其他的变种吗?对应如何解决?
这类题目有没有比较固定的套路?
这个知识点可能出现几类题目?
... ...
他能不比你强吗?
在学霸的脑海里,就像一本有目录的书,想要什么内容,先看目录,“唰”的一下翻到那一页就行, 简单高效。
知识没有建立联系时,就像一本没有目录的书,内容写得再工整,也会在漫无目的的翻阅中消耗大量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建立起知识的关联?我推荐两个方法:
1、输出带动输入
上图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知识留存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越是主动的输出,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原理很简单:在输出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大脑里调配不同的知识点,并通过语言、逻辑等方式组织表达出来时,也是知识点在大脑不断构建联系,形成体系的一个过程。
常见的输出方法有:
1、讲解题目给他人听
2、整理浓缩课程笔记
3、写下课程的小感悟等
当你发现能够顺畅的表达出新知识时,离完全掌握已经不远了。
2、拓展思维
这其实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探索阶段,通过不断的提问来拓展思维。我读完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后很有感悟,分享给大家,具体有三种方式:
A、深度拓展
B、横向拓展
C、纵向拓展
分别来解释:
A、深度拓展:对知识背景、渊源等拓展。比如这个定理是谁发现的?他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为什么会那么推导?这个定理有什么重大意义?....在提问和回答后,你会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B、横向拓展:类比、联系的思维。比如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共同之处在哪里?同时期还有哪些发现?跟XX事件有关联吗?.....在一个学科内,你会关联其他知识,并不断整理、分类。
C、纵向拓展:运用比喻,跨越学科界限的思维。欧洲的地理特点是否会对欧洲历史有影响?月圆之夜对人的情绪会有影响吗?....万事之间都有联系,你会慢慢发现哪怕不同学科之间都不是孤立而是有联系的。
经过对知识的拓展思维,你会对新知识不断建立联系,与旧的、熟悉的知识有着网状的联系,真正不分你我,内化于心。
真正的学习不仅要理解单个知识点,更要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很多同学只做到了前面而跳过了第二步,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唯有跳出“只看细枝末节”的误区,把知识一体化,搭建好通往各个点的桥梁,知识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