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突然降了温,下起了雨。
今年是作为一个新生家庭的主人来准备过年,原本是打算一切从简,随意准备些饭菜,像平常一样过。但是婆婆坚持一些过年的习俗,比如备很多肉和菜,比如家祭,接财神之类的,不想跟她过多争执,就依了她,就当体验一次异地的年俗。
早上一起来就到厨房里忙活了,匆忙吃过早餐,就去把奉神用的三牲准备起来。左鱼右猪,中间一只整鸡摆好盘,配上水果饼干茶酒等,在门口设案摆供,焚香燃烛,一大家子郑重地祷告先人,向天请愿。站在人群中,跟着长辈完成这一套仪式时,突然就感受到过年的氛围了。
客家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家祭,一来念祖先恩德,不忘根本,二来敬宗睦旗,增进家族凝聚力。从小就看家里人进行这种仪式,虽然心里会吐槽他们迷信,但越长大就越能理解他们。
或许以后我并不会继续传承这种仪式,但是现在长辈们看重,一年也就那么一次,就按他们说的来吧。
在经历了从小陪伴在身边的爷爷奶奶离世之后,发现只有在家祭时,全家族人才会聚集在一起,燃香祷告,告诉他们谁谁回来了,家里情况怎么样之类的,再参加家祭时就更诚心了。这种仪式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离去的先人。
家祭完成之后,就是准备年夜饭,好像这一天都在忙活这顿饭的感觉。
饭后团聚一起,看电视抢红包之类的,因为外面下雨,天气也冷,大家兴致不高,新年更像是一个大家都休息的假期,年味越来越淡是真的,但家人团圆的心意也是真的。
团圆夜,话团圆。
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