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早上5点多起床,准备今天在上海新世纪小学的培训内容,昨晚本应该准备的,可是却因为有些累,没有坚持住,变成了看北京队对浙江队的篮球比赛了,浪费了一晚上,不过比赛本身很精彩。
8点多赶到学校,八点三刻开始培训。这是给新世纪小学的项目式学习培训的第二天,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讲《与学科统整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的基础,重新定义了对”知识“和”学习“的理解,让大家对于如何知道自己在给学生带去什么知识,如何设计项目的目标和评估有了基础。今天,没想到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我准备了两个多小时的内容讲好了,才九点半,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上午还有两个小时,下午还有三个半小时。我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讲了。
我给新世纪小学老师讲的是如何思考设计项目式学习课程的思路,如何选择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根据学生的年纪、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所需要的时间和可以使用的经费,去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组织合适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所谓“合适”,是指让孩子学起来觉得没有那么难,但是又有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起来有趣,同时又要有用。重要的是,与很多时髦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不同的地方在于,如何与学科学习统整起来去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课程。
在学校内开发项目式学习课程,老师们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如何与平时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去设计一个项目,那种不管学科内容的项目,孩子们学习起来都很好玩,老师也可以用很多时髦的名次去装点学习的效果,例如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表达,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总之用这些词汇去描述项目式学习效果总是没错的。可是要让老师说说,这样的项目如何与学科知识有关就很困难了。很多老师在学生实施了项目之后才知道学生在项目中可能用到了一些学科知识,但是设计开发项目时,心里却没底,不知道这样的一个项目可以让学生学到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评估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在昨天的培训基础上,今天我讲了如何设计与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习课程的流程,以及每个步骤里需要考虑的注意事项。谈好这些,就没啥可说的了。我也不知道老师们听懂了没有,因为他们一直在听我说,没有回应,看上去都很认真,但也许都很懵逼。我给他们其实一套课程开发的工具和思路。他们会不会用,我真没底。我想,要不就让老师们练习练习吧,用这个工具,这个思路和流程去重新设计一下他们做过的项目式学习设计。
这时杨校长上台来了,她说:“要不这样吧,就不要再去设计已经设计过的老课程了,我们下个学期要开设一些短小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也将拿出整整一周的时间去做一个大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不如老师们自己分组,去设计下个学期将要开设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吧。”
参加培训的老师一共分成了五个小组,围绕着五张拼起来的桌子坐着。听了杨校长的话,老师们开始讨论起来,他们并没有起身改变座位,依然在原来的位置上与本小组的老师在讨论。我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是5个年级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年级而坐在一起的。
我看老师们讨论起来了,心里的石头才稍微放了一放,不过不知道老师们会讨论出什么来,但是反正我也没啥可说的了,就这么等着吧。本来说半个小时的,可是快一个小时了,培训室内老师们的话音愈发热烈,大家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不时有老师叫我过去帮他们分析分析他们的思路。有个三年级的老师,是个体育老师,他说:“我想围绕茶文化开发一个项目式学习课程,另外一个老师说这个主题不行,三年级的学生不喜欢的,我想想我要挑战一下。王老师,你看看这个思路行不行,我用”茶艺大赛“这个主题去做。”
五年级的老师一直想让要毕业的学生自己去搞一场毕业典礼(上海的小学是五年制的),他们想把“毕业典礼”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始设计,叫我过去问我,关于“毕业典礼”的概念是什么,相应的事实是什么。
茶歇之后,老师们继续热烈地讨论着,一直到吃中午饭时间到了,还没有人起身。一些老师已经有了设计思路了。我想这样下午安排老师们来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大家给予反馈和点评。
下午的培训如期而至。老师们上台来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不等我开口,台下的老师开始用我介绍的设计思路和流程给予评价和反馈了。在思维的碰撞和欢声笑语中,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一直到培训时间到了,大家意犹未尽。我的任务也完成了。
结束时,我发自内心的对大家说:“这两天的培训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我看了书上的道理,讲给大家听,可是如果没有大家的讨论和反馈,那些书本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我从大家这里学到了很多,真心谢谢大家!” 老师们则报以两次热烈的掌声回应我的感谢,在我拿了包离开培训室时还再次鼓掌,让我内心充满力量和温暖地走进寒冷的室外。
古人说教学相长,此言不虚!学习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过程,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激发,相互理解,一起把书本的知识激活,让道理鲜活,让思维清晰,让规律的光照亮我们的大脑,让交流的热量温暖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