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这说明人的心是有所敬畏的,人要敬畏的有很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应该敬畏的东西。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无论是谁,如果什么都不怕,凡事无所畏惧,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必然行无所止,失去做人的底线。各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更应该敬畏党、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规矩,不该碰的红线坚决不碰,不该越的雷区坚决不越。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做人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多次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但是,在现如今的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仍然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肆无忌惮,在不断的“围猎”“腐蚀”中丧失初心、失守底线,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这次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再次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道理。有约束才有真自由,守纪律才是真幸福。只有对法纪保持“不越雷池一步”的敬畏状态,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边界意识”,方方面面不踩法纪红线。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纪律规矩,守住作风和廉洁底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这样,才能清白做人、成长成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是要走在前、作表率,常怀敬畏之心,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正用权、依法用权,拒腐蚀、永不沾,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