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与人的价值 主讲:李镇西
什么是“新教育”?
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
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教师、学生,父母)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特征:1.行动性2.民间性3.公益性4.整体性5.继承性6.学术性7.人文性
新教育“新”在何处?
就教育理念而言,关于“新教育之“新未有的横空出世,而是归真返朴和与时俱进。今天的新教育是让教育回到起点,将无数教育家所憧憬的教育理想变成现实。新教育不是“除旧更新”而是“推陈出新”。
朱永新老师说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李镇西老师的理解一
新教育就是点燃教师理想与激情的教育
是唤醒孩子梦想与创造的教育,
是让教育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教育
是让教育符合人性并充满人性的教育,
是给孩子和教师自己的未来留下温馨记忆的教育
学校新教育实验成功的标志?
新教育实验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整合与规范。
成功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至少应该有六大标志
1.书香校园2.完美教室3.卓越课程4.理想课堂
5.家校合作6.榜样教师
新教育就是教育本来应该有的样子(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素质发展)新教育是朴素的,真实的,新教育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了最终消灭“新教育”这个概念。
为什么要搞新教育?
新教育的价值就是人的价值。新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人性。
简单的常识
1.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且追求应试成绩,但不仅仅是考试和应试成绩,还有应试和成绩以外更丰富的素养。你不能先把“应试”从素质教育中剥离出来,然后大加讨伐:没有考试,还叫‘教育′吗?
2.应试教育的错误不在有应试,而在于只追求应试: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我们批评应试教育,不是批评应试,而是批评只有应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
于是,“人”被蜕变成了“物”: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名利的工具。
应该首先培养“人才”,还是“人”?
这话应该改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
有了杰出的人,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
教育者眼中只有“才”而没有人”。于是一批又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现了……
这涉及到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一一
教育,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吗?
陶行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雅思贝尔斯:“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事关灵魂,岂能交给没有灵魂的网络与机器人?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1.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
2.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
3.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1.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
2.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
3.创意和审美。
沟通,爱心,创造
校园文化为谁打造?为孩子打造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泥土没有青草,那么他就失去了自然的味道。好的教育是有意思的有意义的。
教育,应该面对心灵,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教育就是与孩子摸爬滚打,惺惺相惜。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育是职业幸福,心灵自由的。富有人的气息的教育。
新教育实验与儿童视角」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是“儿童视角”!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一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所谓“儿童视角”其实就是教育者拥有“儿童的情怀”: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未来。如果站在成人的角度,我们会把孩子分为“优生”“差生“”本生”“二本生”“落榜生”,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与未来都应该得到尊重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不知不觉,了无声息的。
学生爱你比什么都珍贵。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
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
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
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
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
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