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夜,单薄的身影,轻皱着眉头,在天台上踱来踱去,想着今晚要写下去的内容。“人生无奈,生活苦逼。虽已精练有智,却迷失纯真自我?”或许确实如此,在现时的现实社会,每个人都毫无例外的在慢慢丢失,迷失着那份最初。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越经越明,越混越稳了,可是在无形中,却渐渐地在迷失,渐渐地在丢失。丢失最初的那份真,丢失最初的那份简单,也丢失了现在只能在幼小孩子身上才看得到的那不掺一丝杂质的纯真笑容。
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是黑暗。我并没有研究过宗教,但我从不怀疑宗教的作用。我也知道这宇宙之间并没有什么无所不能的神,可我更希望有神的存在。他会让人类有所恐惧有所收敛,有所希望有所期盼。
科学击溃了神学,科学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科学永远解救不了人类的痛苦。 现实的社会与社会的现实,如迷宫似牢笼。人生如此,生活亦如此。直到能够找到自我的那一刻,才是光明。
明与暗是来自外部的光线,更是来自内心的觉悟。这正如有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知道自己是谁。别人认为我抑郁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是否还追求生命和生活的本质,是否丧失了对美丑善恶的判断力,是否是以一种丧失自我的方式活着。
美和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美可以有无限多的存在方式和可能性,而丑陋总喜欢扎堆和站队。这一年是非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承受了太多太多,也见证了太多太多,我们一如既往的接纳着这个世界的多变和不变。
事实上这一年还是改变了很多,这段日子一直都有写篇长文的冲动,也一直都在构思如何记录,就在写文之前还在叩问如何面对明天的自己。遗憾的是,这一年的成长已经不允许我再赤裸裸的无问西东,即便我并不确定这种成长是否正确。
我向来不认为中国有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因为哪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知识分子只能分为有良心和昧良心两种,这实际上跟普通人一样,前者说真话,最低标准不说假话。后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言语。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和观点一点关系都没有,前者值得我们尊敬,后者只配让人鄙夷。
我喜欢听一些革命歌曲,其旋律优美,让人振奋。尽管我和这个又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同意一个说法,就是早期的很多当员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为了改变社会的不公,不要说钱财,连生命都可以舍弃。别说现在,历史真是这样。不过现在也没这种歌了,唱出来估计也就是觉得好笑,但开始真是唱得挺带劲。
仔细想想,人生实苦,长夜痛哭有之,如鲠在喉有之,我只是喜欢用文字一笔一划把这种苦痛写掉,把庸碌的日常冲淡。如果非要赋予精神层次上的意义,我想,记录也是在一字一字的自救。每次写完的时候,仿如“荆溪洗白石,天寒红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