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未来宝宝,你好,我是你的未来粑粑:520-1|陈水,见字如面,每周一封信,这是粑粑给你写的第67封信。
这封信,粑粑想跟你分享下画画这件事情。
五一放假,粑粑回了老家,昨天去了粑粑的表哥(你的表伯)家里喝茶,表伯家里有一个女儿,也就是粑粑的侄女,她小名叫米米,今年5岁,粑粑很早就听表伯说过米米喜欢画画,而且还很有天赋。
你懂得,粑粑很喜欢小孩子,所以,粑粑一到表伯家,看到米米就跟问她:米米你最近有画什么好看的画吗?拿出来给叔叔看下。
“有,我画了四幅画,放在我的书包里面,准备开学的时候拿给老师看的,那我现在就上楼拿给你看。”
米米兴奋地回应着粑粑,并边说边上楼去拿她的画,似乎很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她自己的作品。
拿到米米的画后,一共有5幅画,比她说的4幅还多了1幅。为了和米米互动,粑粑的就试着去表达她画里画得是什么。
“这是黑天鹅和粉色天鹅?”
“哈哈,不对”
“那就是黑色的鹅和粉色的鹅”
“哈哈,又不对”
“那这是什么?”
“这是火烈鸟,哈哈哈~~~”
“哈哈,米米好厉害,叔叔都不知道还有“火烈鸟”这种鸟,你是从哪里知道有这种鸟的,并且还能把它画出来,真棒。”
“我从电视上看到的呀。”
“这是乌鸦?”,“是的,哈哈”
“这是太阳花”,“是的,哈哈”
“这是绿色的鸟?”,“哈哈哈,不对,这是鹦鹉!”
……
我们就这样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中把那5幅画都给说了一遍,米米全程都非常的开心和兴奋,一直在笑,每次粑粑表述不对时,她纠正的时候总能感受到的成就感,粑粑也会适时表现出对她的“崇拜感”。
“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或者有动力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做这件事情时有“被崇拜”的感觉。”这个秘籍,粑粑屡试不爽,真的很有效。
中途粑粑问了米米几个问题:
“你喜欢画画吗?”,“喜欢啊”
“喜欢画画有没有天天都画呢?”,“没有啊,哈哈”
“喜欢画,为什么没有天天画呢?”,“因为画画太累了,嗯……还有总是不知道要画什么,好烦啊!”
“如果你真的喜欢画画,那画画是不是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那怎么还会觉得画画累呢?可以画的东西非常多啊,比如这个茶壶,这个杯子,书上看到的,电视上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画啊。”,“好吧”
……
聊到最后,粑粑引导她画茶壶,她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并立马动身去楼上拿彩笔和纸,并且跟她妈妈说“陈水叔叔说,画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问我为什么会觉得画画累”。能够引发她的思考,这很棒。
米米在画茶壶的时候,她妈妈也过来了,我和米米会时不时的有互动,米米的妈妈对表伯感叹说:我们怎么就不会对米米做这样的引导,自己不懂画画,还总喜欢去纠正她画的东西。没过一会儿又对表伯说:你可能还没有一次能跟米米交流这么长时间的吧?
与她的互动,粑粑全程都在被她的天真和笑声所感染,粑粑非常开心得看到米米对画画的兴趣和热情,她是真的非常喜欢画画,但是因为缺乏引导,粑粑担心久而久之有可能会让米米失去对画画的兴趣。所以,粑粑就想着如何可以帮助表伯和表婶改变一些观念。
今天粑粑看到了一个不错的课程《如何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看了之后,觉得非常不错,于是立马就推荐给了表伯和表婶。当然,粑粑看了之后,也非常的有启发,更新了好几个认知。
画画是每个孩子的权利,而作为父母,给孩子创造画画环境,是粑粑麻麻的义务。
只要额昂孩子真正获得自由画画的权利,艺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每个孩子都有画画的天赋,每个孩子都应该画画。
天赋的问题,是关于学画画最大的一个误解,从古至今,画画都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能力。绘画对于人类来说,首先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表达的工具。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画画需要启蒙。
让孩子学习简笔画,表面上看是把一个东西给画像了,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被固化了,这就很难再去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启蒙阶段,不用教技法,激发绘画热情才是重点。
画画不是一个单纯的绘画行为,而是孩子自然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
让孩子把画画当成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画画和吃饭、玩玩具一样,可以成为孩子的日常生活,这是正确的美誉启蒙目标。
画画表达的是孩子的潜意识,一些他自己也不清楚,或者不愿说出来的感受,都可以透过画画来表达出来,甚至整个过程还能帮助孩子化解负面情绪。绘画的这种疗愈作用,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用。
其实粑粑对画画也很有兴趣,但一直没有花时间去创作和系统的学习,未来粑粑会给你做好画画启蒙,并且陪你一起画画,相信跟你一起画画的日子,也能让粑粑自己也得到身心的治愈和成长,粑粑一定不会浪费这个机会,未来,期待你的到来。
全宇宙最爱你的超级粑粑
2020年5月3日
1年52周,10年组成“520”。1周1篇育儿记录,10年之后,记录替我说出“我~爱~你”!
【520亲子成长迹】,一个关注家庭成长的社群,小班制精致群,52人报团儿成班,互为字友,彼此见证成长之路。
孩子有你的陪伴,你有我们的陪伴,加入520,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见字如面”!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发起人,一个持续记录者,如果你也在做记录,也想让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欢迎点击链接或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
链接:【520亲子成长迹】(点击查看520社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