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1000
今天在一个社群中看到一位保险行业的达人分享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给出了很多建议,受益良多。生活中我们总会在一些方面会尝到这种叫挫败感的感觉,有人惧怕它,有人想躲着它,当然也有人藐视它,而我们稍微思考下都应该能够做到一点,那就是当它再来临时先去试着去关注它。
以下是我看到的这篇文章的分享: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未来和过去是不同的。
因此,适应于应对过去事务的经验,可能并不能成为预测未来的依据。
面对未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什么才是创造的本质?如何树立自信心?
怎样接受感知的引导?怎样连接更深层次的觉知?
创造力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就是为了金钱去做某件事。
而激励薪酬措施,是创造力的另外一个敌人。
因为我们会强迫自己,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去做一些事情,
这不是获得创造力的方式。
如果你和真正有创造力的人谈话,你会发现他们内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些几乎都是和金钱无关,但是这些最终会为他们带来金钱,只是过程与金钱是无关的。
这个过程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就是了解你真正热爱的东西,然后基于此开始一步步前进
围绕这一点展开小的实践,即使一开始他看起来离任何能挣到钱的东西,或者任何有实际用处的东西都很遥远。
比如说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或者说联合创始人。
他辍学了,但是他说这是他做过的最好的决定。
因为他不需要再去做那些为了通过考试而必须做的事情
他可以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有关日式的以及排版的艺术等等。
通过这些他培养自己的审美,这种审美体现在了苹果的产品中,比如苹果的用户界面。
但是,如果你知道早期的机器是什么样子,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飞跃。
在他学习这种能力的时候,它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
他这么做,只是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事情。
只有那些足够疯狂,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你做某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是因为你在乎这件事,是因为它对你很重要,就会让你走上一条道路,让你获得一种能量,这种能量驱使着你向着可以获得更多真正的创造力的方向前进。
所以,我认为一所好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好大学就是这样,他给你机会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你已经在一个公司里,或者已经有了一份工作,你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你需要为他创造一个环境,因为这种事儿做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现在的环境是一种非常物质化的环境,我们要面对它。
所有的一切都和钱有关,所有的人都在讨论金钱,一切都是喧闹的。
所以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培养你的激情,这是一件很难做的事儿。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你要设计你自己的空间,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做这件事?我要和什么人一起做?
可能你需要一个教练式的人物,能够与你进行交流,你们可以互帮互助、互相倾听。
也可以成立一个小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大家可以互相支持,向着你生命中的真实意图努力,所有创造力的源泉就是意图的力量。
你要知道你想创造什么东西?你想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能力,那就是既要知道你长远的真实的意图是什么?并且把这一点牢记在心。
同时,也要真实的面对当前的现实,不要对当前的状况抱有幻想。
看到事情的两面,既要看到当前的现实,也要看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努力去实现这件事儿。对于任何进入创造性过程的人来说,这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意图呢?
关注你的挫败感!你会产生挫败感,是因为在表面的现实之下,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你的那些更深层次的需求,或者更深层次的渴望,现在还没有实现。
所以关注你的挫败感是一个发掘你真实意图的好方法。
因为大部分人面临以下情形时,都不免气馁。
就是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意图是在那儿,但是你自己却在这儿。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从这儿到那儿。
不过,我认为你没有必要知道应该怎么从现在的位置到达目的地?
计划并不是必须的。
你只需要做到两件事:
第一是知道前进的方向是什么?知道自己的意图是什么,自己想去哪里。
第二是对下一步的实际行动有清楚的认识。
就像在登山的时候,你不需要知道你25米以上的地方发生了什么。
你只需要关注你的下一个立足处在哪里,你只需要知道下一步把脚放哪儿,这是你应该关心的。
当你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下一步就会变得显而易见,然后你就会一步步走下去。
你要控制自己的能量,你是否是在朝着你所想的正确方向移动?或者你是否在失去能量?或许你需要重新校正,向另一个方向出发。
这个过程很简单,如果你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如果你面临的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你不需要知道如何从这儿到哪儿,你要找的是这个你想要去的方向以及下一步的走向,在这一步之后自然会出现另一步。
如果我现在处于一个很普通的环境里。我要怎么开始改变呢?
对此我的建议是什么都不要做,这其实是最难做到的事情,每天什么都不做。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无所事事是不被接受的。
虽然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我们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无所事事的反面才是正确的。但无所事事是被低估的,因为无所事事是通往创造力的大门。
我所说的什么都不做的意思是保持平静,跳出习惯性的操作方式,跳出习惯的说话方式和已经成为标准的习惯性的交流方式。
从这些中脱离出来,选择了一段时期平静下来。
如果你想的话,所有人都可以找到5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大多数人会选择在早上做这件事,你比别人稍微早起一点,大概用上清晨的5~20分钟。
什么都不做,试图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这时所有的噪音都被你排除了,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上。
你专注于某件事儿,这件事儿可以是你自己的注意力所带来的。
也可以是之前想好的某件事,不去想其他任何东西,只专注于这一点。
这样你就获得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不是被外部事件所触发的,而是在内部倾注的注意力所带来的。
如果你保持这种注意力,他会改变你的能量水平,让你更深入的与自己的意图连接起来。
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当我们打开手机的时候,当我们进入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混乱会直接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我们无法控制这一点。
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所做出的反应,在进行这样的晨间练习以后,你会更多基于自己的意图作出反应,而不是因为害怕而做出某些带有逃避性质的行为。
所以,这是另外一种改变的方式,每天花10分钟的时间保持平静。如果你每天都这么做,那么这些10分钟就会成为让你可以和真正的自我以及更深层的创造力联系起来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