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熹,月有光。
富且昌,寿而康。
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诗经《小雅·庭燎》
新年好!
2023年的春节尤为喜庆,烟火怒放,鞭炮连连,人们像要把三年来的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亦步亦趋都随震天的鞭炮和炫彩的烟花响彻夜空,肆意消散。
中国人对过年有特殊的情结 ,中国红会铺天盖地,中国也结琳琅满目,中国人天南海北赶回家,只为那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和那一声“过年好!”
煮骨头
小时候,家里过年特别有氛围感。平时少有肉吃,即使过年,也不会很富足,但是每到过年,家里会动用饭屋里的大锅大灶,把提前备好的大猪骨头,焯水,熬炖,粗粗的木柴在灶内旺旺地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大锅里的煮骨头在沸水中翻腾,伴着葱姜,浮出的白沫被精心的漂出,能看见浓白的汤汁,浓郁的肉香伴着袅袅的炊烟,升腾,弥漫,那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不会轻易离开家,随时准备着美味的大骨头出锅,大人捞出骨头,带有少但特香的肉分给家中的小孩子,熬制的老汤用来做杂菜,有海带、白菜、萝卜和黄豆芽,炖好大的一锅,以备年后没有客人来时自家吃,有时会吃到正月十五,荤素搭配,不腻不淡,现在看来营养还很丰富。
赶大集
赶大集是农家过年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是发生在距离已不是问题的现在,无论离家远还是近,都可以逢集必赶。因此年轻人都特别愿意回老家过年,领着大的带着小的,过年的必需物品早已备全,拖家带口随意扫荡,总会收获满满。甘蔗是每年的必备,大人孩子都喜欢,手拿一段甜棒,用力咬下去,咔嚓一声,落入口中的甘块,用力咀嚼,嘴中溢满甜水,在寒冬里清凉可口,顺喉而下。糖葫芦更是经久不衰,从大人的小时候流行到大人孩子的小时候,四五十年,那一个个红艳艳的山楂串在长长的竹签上,在熬制的黄油油的糖汁里打一个滚,再撒上一些零星的白芝麻,一口咬下去,外脆内软,甜甜的,酸酸的,甜酸甜酸的,感动着暖阳,甜润了寒冬。棉花糖是每个小孩子的最爱,我是理解不了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 ,颜值一般,味道也一般,为什么就入了所有孩子的法眼,毫无免疫力,每人一个,没得不知如何下口,张开好大的嘴巴,开心的咬下去,细嚼没有多少,倒是嘴巴四周,甚至两腮已满是糖粘,吃完一朵,往往不只嘴里甜,满脸满手都是糖,甜甜的 ,粘粘的,也许小孩子正是喜欢这个狼狈的甜蜜的吃的过程。还有现代新宠烤冷面、臭豆腐、铁板鱿鱼、炸串……年末大集简直就是吃货的乐园。
杀公鸡
……
写春联
父亲写一手好字,钢笔字和毛笔字。小时候每年春节前的一天,即腊月二十九,我家里里外外都是春联的世界,一条一条红纸裁成的对联上散发着黑亮的墨香,都是父亲的真迹。在我家堂屋的大桌子上,我按着对联的始端,父亲每写一个字,我就向我怀里的方向拉一个字的距离,父亲有不知从哪里摘抄来的上联下联和横联,每写完一联,我会左手一端,右手一端,有序的排放在屋里屋外的地上,这时我会摇头晃脑地读着,父亲直起腰,手拿毛笔,看着我,看着他的对联,会心地笑着。我家的年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左邻右舍、叔叔大爷来拿对联时的客套和说笑,有时母亲笑着说:“你图个啥?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写这么多,人家开开心心去过年,你是带着腰疼过大年。”父亲会笑笑:“过年吗!大家开心就好,写写对联,咱们自己心里也喜庆。人家能让咱写,不嫌孬,就好!”
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最隆重,最有仪式感的,程序也繁杂。
早起,包水饺,吃水饺,肉馅,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鲅鱼都可,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中午饭比较潦草,随便应付一下 。着力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会看着春晚,慢慢吃 ,一直吃到十二点,取名守岁。
十二点的钟声一过,在庭院里,放上供桌,摆置贡品五样:盘好的公鸡、鲜活的鲤鱼、硕大的方子肉、过油橙黄色的豆腐、清水丸子,五个茶碗倒上茶,五个酒盅斟满酒,五双筷子,两盘水果分置两侧,家中的女主人点香,敬香,把香插在炉里,后在供桌前摆放提前花好的厚厚的纸钱,还有一大摞元宝,点燃,祭奠天地和各路神仙,诉说着来年美好的祝愿,并率领全家老小行礼磕头,祈福守岁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落幕。
拜年
大年初一,早起,吃素馅水饺,已取来年生活素静祥和之意 。茂哥还没有吃完,就有本家来拜年,一来就是一屋子,三大叔四大爷,奶奶婶婶,叔弟弟媳,硬是分不清谁是谁,反正只要大声回应着“过年好!”就好了。男人间握手,递烟,让座,女人间拉手,说笑,递瓜子,拨橘子,吃糖果,人人开心欢笑,大声说闹,拜年贺岁,欢欣且喜乐。
年初一的上午,大街上一队人走来,一队人又走去,走家串巷,跟不算高的鞋子不知歪斗了多少次,木讷不善言谈的嘴巴不知说出了多少个“奶奶,过年好!”“爷爷,过年好!”最初是不走心的应付,但声音高了,说得多了,并且每次都配有新年式笑容,演着演着就进了角色,过年的喜悦竟从心底一点点泛起,一丝丝冒出,感觉过年的喜悦就像中国红的红色,会浸染,蔓延,传递,呼应,牵连,感动……
拜年是孩子最开心的事情,可以去不同的庭院,毫无违和感地上下攀爬,四处游逛,随意拿带。农家的所有,都是他们的玩具,锄头、镰把、锨铲、木耙 ;路上的所有,也都是他们的玩具,树枝、枯杆,石子、烟花的剩皮、鞭炮的败壳、好看的糖纸、飘散的树叶……没有了以往的制约和禁忌,也没有了以往的喊叫和呵斥,“不要拿,那个太脏啦!”“不要吃这,是垃圾食品!”大人们对小孩子因为过年的喜悦变得包容了很多,也宽松了很多。
走亲戚
……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朝朝暮暮,岁岁平安。
——先秦•宋玉《高唐赋》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