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8

成功女校长跌落神坛,来听听民意

胡红梅老师火了,火得猝不及防,火得一塌糊涂。本想趁趁胡老师的热度,准备开膛破肚、针砭时弊、深刻剖析一番,可是看了几篇文章,特别是跟帖评论,觉得还是不写为好。因为这些文章和评论深刻犀利、入木三分,这里摘录一些精彩的评论,听听民间的声音。

No.1她本来是个老师,有人希望她当个演员。演着演着她忘记自己是个老师,入戏太深了。

No.2把教材吃透,把课堂教学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特色;把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心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教育;把平凡的每一节课上好,就是最有价值的名师!

No.3是教育界的大佬打造了胡红梅这样的教育界的范冰冰,他们喜欢这样的教育盛京,什么名师,标本,带头人,骨干……头衔压的一线踏踏实实工作的老实人望尘莫及。象一股邪风,摧残着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老师的心灵。把教育的方向引向功利,名誉,虚假。这样的教育带头人怎么带好教师队伍,怎么引导好未成年的孩子。取消职称,取消证书,还教师清净,让他们安心教书吧

No4.我们身边太多“红梅们”!整天花枝招展不在学校教书育人而东跑西窜,荣誉满身的却不是课堂上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扎扎实实的教师!

No.5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当今社会所谓的精英有哪几个是踏踏实实干事的人,务实的人永远都被边缘化、只有演技好而且懂得相互配合表演的精致利已分子才会被推到舞台中央……

No.6所谓的“名师”,首先要有“教育导演”欣赏,其次自己也要经历长时间对同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反复“磨课”、“演课”,最后通过一节“公开课”来展示这节“集大成”的“教学成果”——于是,出现了一个“名师”,带动出若干“名导”,“名校”!!!——典型的教育形式主义。类似的形式主义在教育界比比皆是!长此以往,教育就真的完了!

No.7当下胡红梅现象不是个例,而是普遍! 教育需要安静,默默无闻才是真!少些名师,少些公开课优质课,多些把精力用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实干家,教育才有希望!浮躁的社会,作秀的教育,育不出优秀的人才!

No.8举全校之力为某个老师打造一堂优质课,让他(她)参加全市、全省、全国教学比武,一路高歌归来,于是他(她)就成了名师,成了骨干,成了学科带头人,成了中层领导,成了校长。

No.9当你看到红梅们款款走向讲台,自信而从容,以优雅之姿向普通教师传经送宝,深情诵读并不属于她却使她名利双手的文句时,你不必惊讶:时代附予她的使命,她不过应势而生,不是她,也会有别人抓住机遇。她不过是这批幸运儿里的一个倒霉鬼而己!闹剧会很快过去,又将是新天远阔,春色无边!

No.1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净土让部分走捷径的所谓成功者玷污了。功利化的评价体系若不改变,这样的成功者会层出不穷,污染一代代学生。

No,11像胡名师翻车,螃蟹红事件,我想是一线的99,9%的老师最乐于看到的。在学校里,这样的人一般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经常性外出,自己的工作由学校安排同事来做,等于是大家成就了她一个人。这样的人,与上级领导关系好,他们互相提携,互相吹捧,完全忽视一线教师的存在,好处都被她占去了,名誉利益,权利光环应有尽有。

No12最奇怪的是一个20年不上课的能评上名师,还能评上特级,还能评上高职,天天上课的却没资格,缺什么呢?缺各种荣誉证书,呵呵,在教育行业,一个认真教书的好教师哪有那天天琢磨怎么得证书的时间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家的孩子读高一。 成绩一般,若是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顶多就是二本。 想找点捷径。 捷径又分两种,要么选择地区,...
    不知名的黄老师阅读 2,523评论 0 0
  • 刚看完大李两年前上央视的采访,让我想起自己对大李创办的幼儿园喜爱与笃定之情。我要当一名老师是我小学五年就有的想法,...
    和你相遇17阅读 734评论 0 0
  • 坚持连续简书更新52/100 坚持连续印象笔记更新38/100 坚持连续不断写晨间日记71/100 []2020年...
    吕小贵的人生旅程阅读 2,338评论 0 1
  • 最近听见身边好几个人发牢骚,抱怨说应届毕业生人太多,用人单位太挑剔,工作太难找等等,听到这些我有一种脱节的...
    白影子阅读 1,891评论 1 1
  • 这是在《Dig Liver Dis》期刊,2007年发表的文章 运用薄荷精油改善肠激躁症已经有相当的成果。肠激躁症...
    钰砚阅读 2,4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