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者:我看老师的文章就有身体发紧,心慌体验,感到焦虑,紧张。因为走出困境的钥匙在孩子自己身上。我们灌输给他理念 我们想他行动他做不到。我的焦虑来源于我的期待,评判,我的无力。其实我身上发生的也在孩子身上发生。我自己能否干预不愉快的感受,干预自动化的解读模式就是孩子要拥有的能力,也是走出困境的行动。
答:父母和孩子的困境本质上是一样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做,孩子也是;父母会因为想到某些问题而焦虑烦躁,孩子也是;父母会因为反复受挫而不愿意面对,孩子也是;父母会试图通过满足、放弃、远离来让自己远离孩子,远离孩子带来的痛苦,并美其名曰给孩子自由,孩子也是并美其名曰我刻意追求我想要的……所以,能否认识并处理自己的痛苦,直接决定着能否靠近并有效的支持孩子。
问者:我孩子高一,休学在家,刚才孩子在写数学题,对我说这些题我以前都学过,为什么现在不会做了,我说高中和初中比是上了一个大台阶,题比较难,妈妈初中初中学习很好,到高中都快到数了,孩子突然就生气了说我刚有一点自信,你这么说,我一点自信都没有了,关门了,我才意识到到我否定孩子了,该怎么办?
答:不好意思,如果你跟我一起做过练习,你会体会到一件事:我最少回答的,就是“怎么办”,虽然家长最渴望知道怎么办,但不了解发生了什么,所有的答案都可能是有害的。你孩子写数学的过程中受挫了,他自己处理不了沮丧感,所以向你表达,这是件好事,但你的语言是在告诉孩子这是规律,所以不会就不会,认命了就轻松了,这会直接伤害孩子对自我成长的渴望。所以她第二次受伤了。这种问题的答案其实有不同的方向,一种方向在于父母,比如构建倾听能力,但倾听很难用几句话说清,这是很多来访者一两个月才可能刚刚跨入门槛的挑战。另一种方向在于孩子,比如支持孩子构建识别清晰、用全新的行动处理情绪的能力。但这件事的基础,要么是孩子内在改变的意愿,要么是父母良好的倾听能力。至于你现在的情境,放轻松并准备重新面对孩子倾听孩子就好,通常孩子非常宽容,会给父母改变的机会。
问者:面对孩子不断提出物质需求时,我们做家长的很容易跌入思维世界,即想要有效的支持到孩子,又能达到双方共赢的状态,我们做家长的能做到的是什么?
答:问题不是这样处理的,不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做什么都意义不大。我们中国文化一直在讲一件事:越过现象观察本质。如果做不到这个,我们的行为就会停留在对表象的关注与处理上,那么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的故事会在我们的生活里反复上演,表现在与孩子互动上,就是“我满足了孩子/我听她的要求/我离开她不刺激她/我给她自由给她想要的空间时间金钱,她就会自然康复”。实际上,如果我们有能力睁开眼,会发现这一切行为都没有真正的意义,这不是有效支持孩子,也从来没办法达到所谓的双赢,因为我们根本连问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又怎么可能会制造孩子或自己的“赢”。所以,要支持孩子,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孩子遭遇心理挑战后,最大的表现就是生命的停滞感。这种感觉孩子无法承受,所以她们会努力的挣扎,想要尽快摆脱由此而来的烦躁悲伤空虚无聊自责绝望等生命中的伤痛感。这种摆脱的行动,每个孩子都可能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是节食,有的孩子是购物,有的孩子是玩游戏,有的孩子是自残……但无论行动如何千差万别,背后的问题是一样的:孩子不想体验生命停滞带来的痛,她在努力挣扎。如果家长能够睁眼看到孩子挣扎的结果,通常会发现一个悲哀的事实:孩子就像陷入蛛网的飞虫,越挣扎,反而会陷得越深。这种理解还包含很多。理解了这些,未必能带来对孩子的支持,但至少家长不会继续之前的幻想:如果……孩子就会……。走出幻想,是支持孩子的另一个基础。
指导:看到大家马上要启动读书活动,我想先跟大家说句话:我们每个人能都活在自己的习性之中,但同时我们却对此茫然无知。比如我们总是想要离苦得乐,这是习性;总是在第一时间试图用脑子解决问题而无力首先了解发生了什么,这是习性;总是试图用理智管理鲜活的生命体验,进而制造出伴随着生命进程的永不停歇的内在冲突,这是习性;总是试图用脑子分析、解释一切,这也是习性。我在《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中呈现的,或练习中呈现的信息,其实是反习性或者叫反理智的,所以以经验为核心运作的脑子很难理解这些话。既然脑子基于经验的运作会干扰理解,那如何才能真的搞懂?答案在与看到经验的束缚,然后寻找让脑子可以停下来的行动,进而在脑子停下来摆脱了一切经验后,开始有能力如实的观察发生了什么,在这种行动中我们才有机会真的理解这些信息。这些话很拗口,我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在生活中把它们搞明白。至于读书的形式,我建议大家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读书听书模式,因为口读心不读其实意义不大。要真的读懂,在听群友朗读或自己看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自己日常的生命体验来观察,这通常意味着大家要日复一日的观察分享。或者哪怕不分享,能清晰的观察就好。希望大家真的能有所收获。
问者推荐:推荐这首歌给孩子们听听。这是我在儿子QQ空间看到的。听歌,看歌词,看底下评论。我眼泪都出来了,为儿子心里的悲伤
答:生命的本能之一是发展自我,而强化自我就一定意味着我们会走向独立(或孤独),但独立很容易导致反馈不足,反馈不足就会带来不安,于是在这一刻,追寻自我的渴望会让位于追寻安全的渴望,于是所有发展的行动都会让位于自我保护的行动,因为追寻安全是生命另一种本能。我们的生命,一直在这种不同方向的追寻中坐跷跷板,当跷跷板的主导力量始终是不安时,我们发展就会变得停滞,这就是无尽的痛苦折磨。所有的悲伤,其实都与想要而不可得有关。为什么要倾听孩子,原因就在于这种倾听有机会帮他们走出内在的不安,有机会让他们重回发展的轨道。
另外,感谢枝和婧的分享。我提醒一件事:语言的作用是传递信息,但语言本身并非所描述之物。就像禅宗六祖一字不识,被人追问“不识字怎么能懂佛意”时,六祖答“文字不是了解佛意所必需的。譬如以手指月,手指非月。”生活中,我们的痛苦通常是只能看到手指,却茫然不知手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本书中,文字就如手指,心理世界运作的事实与规律就像高悬天上的明月,希望大家能越过文字,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明月。这种用生活实践越过,就是读书分享的本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者:是的,我感受到了儿子心里是孤独,而不是独立。孩子们对温暖、对关爱、对理解的渴望非常强烈,但他们表面却是冷漠
答:因为怕受伤,所以用冷漠把自己保护了起来。
问者:当孩子多次向家长求救,我们明明内心知道该怎么做,然而却下意识的反应与内心的想要背道而驰,这是不是一种感知能力弱化的表现?
答:你提到的“明明知道却做不到”,不单是感知弱化,而是不具备行动习惯。我们通常以为生活的主导力量是理智,所以知道就能做到,但这是误解。生活的主导力量一直都是本能与习惯,理智只是偶尔在必要时发挥作用。感知能力增强,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此刻生命的事实进而走出本能或习惯的阻碍。这不是理智的领域,需要练习。
问者:于老师刚刚说:“你提到的“明明知道却做不到”,不单是感知弱化,而是不具备行动习惯。我们通常以为生活的主导力量是理智,所以知道就能做到,但这是误解。生活的主导力量一直都是本能与习惯,理智只是偶尔在必要时发挥作用。感知能力增强,会有助于我们发现此刻生命的事实进而走出本能或习惯的阻碍。这不是理智的领域,需要练习”。我非常同意,但是往哪里练习?特别是帮助孩子上,真的好难。我的孩子每天一整夜不睡觉,我只能把家教安排在夜里,有时候他也想第二天上午上课这样好腾出时间夜里安排活动但他就是做不到,一整夜无法睡觉,哪怕是吃安眠药也继续扛着不肯睡去,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答:我无论戴家长练习,还是带来访者本人练习,通常都需要一两个月,需要了解背后机制以及全新的生活实践。这不单单是理智层面的事情。
问者:我现在信了,我以前一直认为他是故意的,所以我经常会很生气。
答:我们都活在经验里,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自动化反应现象。没有觉察能力,我们难以走出这种模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