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三二一年)
王崩,子慎靚王定立。〔靚,疾正翻。〕
【白話】
周王國(首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國王(四十一任顯王)姬扁逝世,子姬定繼位(四十二任),是為慎靚王。
燕易王薨,子噲立。〔燕,因肩翻。易,音如字。噲,古夬翻。〕
【白話】
燕王國(首都薊城【北京市】)國王(一任)易王(名不詳)逝世,子姬噲繼位(二任)。
齊王封田嬰于薛,〔班志,薛縣屬魯國,夏奚仲之國;後遷于邳,仲虺居之。括地誌:故薛城在今徐州滕縣界。史記正義曰:薛故城在今徐州滕縣南四十四里。〕號曰靖郭君。〔杜佑曰:戰國之際,秦、項之間,權設班寵有加賜邑封君者,蓋假其位號,或空受其爵,如靖郭、武安之類是也。至漢尤多,蓋在封爵之外別加美號。史記列傳云:嬰諡為靖郭君。索隱曰:靖郭,或封邑號,故漢駟鈞封靖郭侯。〕靖郭君言于齊王曰:五官之計。不可不日聽而數覽也。 〔記曾子問:諸侯出,命國家五官而後行。註云:五官,五大夫典事者。命者,敕之以其職。正義云:案太宰職云: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是諸侯有三卿、五大夫。經雲五官,故雲五大夫。以屬官大夫,其數眾多,直雲五者,據典國事言之。不雲命卿者,或從君出行,或雖在國留守,總主群吏,如三公然,不專主一事,且尊之。既命五大夫,則卿亦命之可知,故不顯言命卿也。余謂此所謂五官,蓋亦言典事五大夫也。數,所角翻。〕王從之;已而厭之,悉以委靖郭君。靖郭君由是得專齊之權。
【白話】
齊王國(首都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把薛邑(山東省滕州市南)封給貴族田嬰當采邑,號稱靖郭君(君,比侯低一級的爵位)。田嬰向齊王(一任威王)田因齊建議說:「各部會的表章報告,做君王的人,必須每天審查、反覆考核,國家才能治理。」田因齊接受他的建議,可是日子一久,實在厭煩那些瑣碎的例行工作,就委託田嬰處理,田嬰藉著這個機會,逐漸控制政府。
靖郭君欲城薛,客謂靖郭君曰:君不聞海大魚乎?網不能止,鈎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制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夫,音扶。〕君長有齊,奚以薛為!茍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乃不果城。〔隆,高也,崇也。庸,常也。〕
【白話】
田嬰打算在薛邑興建城堡,一位朋友告訴他:「你聽說過大海裡的大魚故事沒有?魚網捉不住它,釣鉤拉不動它。可是,一旦遊蕩到海灘上,失去了海水,螞蟻都能制它於死命。齊王國(首都臨淄)是你的海水。你掌握齊王國政府的政權,要薛邑幹什麼?假使你沒有了齊王國的支持,即令薛邑的城牆再高再堅,又有什麼用?」田嬰立即停止築城。
靖郭君有子四十【章:十二行本十下有余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人,其賤妾之子曰文。文通儻饒智略,〔通,達也。儻,倜儻卓異也。饒智略,言智略有餘也。〕說靖郭君以散財養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賓客,賓客爭譽其美,〔說,式芮翻。譽,音余。〕皆請靖郭君以文為嗣。靖郭君卒,〔嗣,祥吏翻。卒,子恤翻。〕文嗣為薛公,號曰孟嘗君。〔史記列傳曰:諡曰孟嘗君。索隱曰:號曰孟嘗君;曰諡,非也。孟,字;嘗,邑名。嘗邑在薛之旁。〕孟嘗君招致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業厚遇之,〔舍業,為之築舍,立居業也。〕存救其親戚,食客常數千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由是孟嘗君之名重天下。
【白話】
田嬰有四十個兒子,出身最微賤的是一位小老婆生的兒子,名叫田文。田文聰明智慧,又有謀略,說服老爹田嬰廣施財寶,結交天下英雄豪傑。田嬰教田文主持接待賓客的工作,賓客無不對他讚譽,要求田嬰把爵位傳給田文。田嬰死後,田文繼承,號稱孟嘗君。結交來自各方的知識分子和流亡客,以及有罪的逃犯,為他們興築房舍,安置定居,招待優厚,連同他們的親戚,也一起救助;家中供應飲食的賓客(食客),經常有好兒千人,都認為田文對自己特別愛護親近。於是「孟嘗君」的名聲,遠播世界各個角落。
臣光曰:君子之養士,以為民也。易曰: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卦彖辭也。為,于偽翻。〕夫賢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頓綱振紀,〔頓,謂整頓。夫,音扶。〕其明足以燭微慮遠,其強足以結仁固義;大則利天下,小則利一國。是以君子豐祿以富之,隆爵以尊之;養一人而及萬人者,養賢之道也。今孟嘗君之養士也,不恤智愚,不擇臧否,〔否,補美翻。〕盜其君之祿,以立私黨,張虛譽,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烏足尚哉!書曰:受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此之謂也。
【白話】
司馬光曰
正人君子結交英雄豪傑和知識分子,目的應該是為國家效力。《易經》說:「聖人養賢,以及萬民。」賢才的意義是:品德足可以端正風俗,才能足可以建立秩序,聰明足可以深謀遠慮,堅強足可以促成團結。擴張則對全世界有貢獻,縮小則對國家有利益。這些賢才,應該提高俸祿使他富裕,封賞爵位使他尊貴,養一個人,卻影響到一萬人,這才是養賢之道。現在,田文的結交方法,不管他是聰明或是愚蠢,不管他是好人或是壞胚,一股腦接收。這可是偷盜國家的財富,來建立私人勢力和博取一己虛榮。上對君王是一種侮辱,下對人民是一種剝削。一個奸雄而已,不值得讚揚。《尚書》說:「子受辛(商王朝三十一任帝紂帝)是天下逃犯的窩主,亂草的泥塘。」正是田文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