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新书《像高手一样讲故事》开始发售了,请你们多指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用书中的25个故事,陪你走过一段时光,体验故事的力量。
第20个故事:人设的故事
我有一个外号,叫“导师的导师”,因为我不仅是几乎所有合作单位的首席讲师,还为很多培训和咨询机构的创始人提供教练和辅导,为我们的版权课程认证讲师,参与高管面试和辅导。
几乎在任何场合,我们开启交流的方式都是:来,说说你的故事吧。
有一次我和一位公司的高级IT总监交流,谈到我的故事是从“Why me?”开始,她拍案而起,呼应道,“没错!我参加晋升能力中心测评的时候,老板开口的一句话就是,‘来,说说你的故事吧。’”而很多老板对于候选人的点评和反馈是,“他们不会讲故事,好像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挑战。这样的人,怎么能带团队呢?”
有很多会讲故事的人,能让自己赢在职场。
我曾有幸为一家教培机构的优秀员工辅导他们在年会上的故事分享,目的是激励全体员工能够看到公司对人的投入,以及个人在这个优秀平台上可以取得的发展。优秀的故事分享人将会和董事长一起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参加欧洲十五日游和书展,作为对他们的感谢和奖励。
有一位同事,以“简单最有力量”为主题,分享了她对公司战略定力的感受,并汇报了在短短短时间里她取得的成绩。她的故事开篇设计精巧,非常符合她的人设。她是这么说的,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你们好!
我是来自高中教师服务部的学科研究员。一句话介绍自己,那就是:抗压抗造爱变化的年轻人。
咱们为什么相聚于此?您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有千百种理由,可能您是位好领导,来看一看咱们公司版的“年会不能停”;可能您是咱的守正人,来领悟‘不失其法,不拘其道’的哲思,而我是谁?我希望是一块引玉之砖,以‘简单’思想的一得之见引出各位的精彩发言。”
她之后的分享牢牢聚焦在自己“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角色设定上,每当遇到困难,她会如何拆解问题;遇到执行,她会如何组织伙伴们走一条“人走弓背我走弓弦”的赶超之路。寥寥数语,一个持正坚守、简约大气的形象就树立起来。她的故事也收获了众人的赞赏。
打造人设故事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道:“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急着收集木材,而是先唤醒人们对大海的渴望。”卓越的人设不是自我标榜的喇叭,而是让听众看见星辰的望远镜。
人设,就是人物的设定,它决定了我们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以及如何讲述。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逐渐塑造而成。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表现,都在无形中为我们的人设添砖加瓦。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心打造积极正面的人设。
讲故事的人,作为一个叙述者,其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故事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复制,它需要的不仅是情节的巧妙安排,更是讲述者对故事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而这一切,往往源于讲述者的人设。
一个优秀的人设,往往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故事素材。它让我们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引人入胜。同时,面对负面人设和偏见,我们也不必惧怕。它们反而可以成为我们讲述“反转剧”的绝佳机会。通过击碎这些负面标签,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关注,还能让人们看到我们坚韧不拔、勇于改变的一面。
要找到自我人设,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诚实地接受他人的反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进而明确自己的人设目标。
在确立人设目标时,我们要明确哪些特质是需要坚持的,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对于与天然人设不相符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改变。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击碎那些束缚我们的标签,积累起足够的反差势能。
最终,我们将成为一个更加立体、多面的人,拥有更加丰富、独特的故事。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自我人设的深入了解和持续打造,因为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在开口之前先解决人设问题。弄清你自己在别人心里的角色,然后再根据这个角色,准备故事。例如乔布斯被贴上了“先知”的标签,他一直讲着“不同‘凡’想、改变世界”的故事。马斯克的人设是“硅谷钢铁侠”,他一直讲着几乎应该属于漫威电影世界中才出现的科幻视角和在更广阔的宇宙平台上作为人类文明和技术备份的超前想象和科技探索。
人设故事的意义何在?
1.人设是故事世界的通行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早有预言:“说服力由三要素构成:逻辑、情感和演讲者的品格。”而当代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听众对演讲者人设的认知会在前30秒激活大脑的杏仁核,决定后续信息的接收态度。
人设不是面具,而是认知界面。当乔布斯穿着黑色高领衫和三宅一生设计的牛仔裤站在发布会舞台时,那不仅是个人风格,更是一种“高级简约”的认知视觉符号。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显示,他如此统一的着装能提升37%的专业可信度。
我曾辅导过一位医疗科技公司的CEO,他在投资人路演中总是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沼。通过人设重构,我们将其定位为“让外科医生拥有X光眼的科技巫师”,用三个场景故事替代数据堆砌:手术台上的惊险时刻、工程师的深夜顿悟、首位患者的感谢视频,这让他的人设更加鲜活丰满起来。
2. 人设是在挖掘你的故事矿脉
哈佛商学院教授杰拉尔德·萨尔特曼说:人们90%的决策基于潜意识中的隐喻框架。你的人设应该是这些隐喻的活体化身。
在辅导某跨国药企高管时,我们发现其团队私下称他为“实验室里的福尔摩斯”。于是我们放大这个特质,在年度战略会上用侦探小说结构呈现研发报告:将每个药品代号变为“案件编号”,临床试验数据化作“犯罪现场证据”,最终用“真相只有一个”的幻灯片揭晓年度重点管线。这种设计使关键信息留存率能大幅提升4。
3. 冲突:人设要经过淬火和锻造
英国作家E.M.福斯特说过:“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事实;“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才是故事。人设的真正力量在反差中显现。
一位讲述“对部门爱恨情仇”的项目经理,他的叙事结构暗合着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模型:
寻常世界:安逸的同步项目部(舒适区)
冒险召唤:领导的神秘邀约(拒绝召唤)
跨越门槛:强制调岗(被迫成长)
严峻考验:九学科乱局(至暗时刻)
携宝回归:团队涅槃重生(价值升华)
结语:人设——成为故事的化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要处理相当于174份报纸的信息量。在这样的注意力经济中,一个鲜明的人设能让你的故事获得17倍以上的记忆留存率。
当那位IT总监说出“37次封控”时,他已然将职场韧性具象化为可触摸的故事图腾。在这个算法支配注意力的时代,唯有那些将人格魅力编码进故事DNA的讲述者,才能突破信息茧房的桎梏。
人设故事是探讨叙事艺术中最隐秘的维度——讲述者本身的角色塑造。它更是你未写完故事中那个最动人的章节。现在,问问自己:当别人合上与你相遇的这本书时,他们会记住怎样的角色形象?
附:《像高手一样讲故事》
【内容简介】
故事是把一个个冲突和颠覆的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目的是连接人心、推进改变。它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决胜未来的关键能力。一个好的故事能输出“秒级的影响力”,唤醒情感、传递价值。这种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故事思维,它需要我们不断锤炼和提升。本书以创新和极简的故事线串接起故事思维的要素,以一个故事生成器快速打造故事之心、故事之线、故事之旅,为自己、为组织、为品牌、为用户,也为展望未来讲好故事,让你成为一位“首席故事官”,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故事为媒,输出力量。
【作者简介】
王琼是众多培训公司的首席讲师、金牌讲师,1996年成为摩托罗拉大学的外聘教师,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认证的培训师之一。她曾在高校工作,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后出国深造,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高级硕士。近年来,她专注在训练故事思维、高管演讲路演、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训领域,线下培训的学员达60,000多人次,授课场次达2000多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模型:故事导航图——www.story.link】

小结:
1. 人设故事是探讨叙事艺术中最隐秘的维度——讲述者本身的角色塑造。
2. 怎么打造人设故事?明确你的定位、风格、认知视觉符号以及你曾经历的冲突,然后以情感化的事件表述出来。
文章:王琼
编辑:Jenny
王琼·输出的力量工作室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