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祥老师说,文学家有陆游、鲁迅等,教育家和思想家王阳明、蔡元培、竺可桢、胡愈等,当然还有绝代美女西施,这些人可以称得上什么什么家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
做一个古色古香的现代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
于是,高万祥老师推荐教师阅读有五类书籍。
一是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
作为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全球华人,不管是否读过这本书,甚至不管识字不识字,我们身上都流淌的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学,不仅仅是文字文章文学之学,更是强调做人和自我修炼的学问,而且孔子赞成曾子的说法,认为做人的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开创了中国,2500年,素质教育的先河,洗耳恭听选择,正像余秋雨讲的,好比如乡下爷爷的来信一般亲切感人,人与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部论语影响日本上千年。明治时代的,日本工业之父,涩泽荣,用论语的思想经商,将一生的成功之道写成《论语与算盘》这本书,成为日本工商界的经营宝典。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给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中唯一的一本非西方文本便是《论语》。
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的哲学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更多的是哲理散文,如《守望的距离》《爱与孤独》、《经典的理由》、《善良.丰富.高贵》、《妞妞》等。
二是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累,精神的高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高万祥老师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大写的人。
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应抓住以下要点:
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三是读人物传记。
推荐老师阅读的是《仁爱一生》、《精神的雕塑》、《马寅初传》、《陈嘉庚传》、《陈布雷传》、《往事并不如烟》等。《仁爱一生》中,终身做修女的特蕾莎,她的一生最珍贵最伟大的事业,也是最繁琐最平凡的工作就是为那些濒死的穷人、老人小孩和那些麻风病人,让他们享受天国阳光的最后一次照耀,享受人世间最后一点关爱。
四是小说,推荐了《鲁滨孙漂流记》和《老人与海》。
这两本是世界文学著作,一本是英国作家笛福写于18世纪的,日一本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于20世纪的,作者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写出的年代相距200多年,但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和思想:生命是一种意志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幸福而不是痛苦的。这两本小说都是悲剧,悲剧把人物有意义的东西展示给读者,两本书都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把我们人类几乎所有的美德,如:顽强、坚韧、善良、合作、创造等,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这一角度去读,你会觉得他们都是我们的人生教科书。
五是诗歌。
高老师提到,1949年以来,每年的高考无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在语文学科最大的一道题即作文题的命制上,一般都有这么一句话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高老师说“除诗歌以外”,这五个字,不仅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道阴影,也是当代基础教育乃至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悲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以诗歌闻名于世,唐朝的科举取士,官员都是科举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
诗人余光中所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另一位哲人也说过:诗歌为我们创造了另一种存在,让我们生活在别样的世界。
最后,高万祥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上帝赐给人类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想,来减轻人类的苦难遭遇,不读书不赌点诗歌的人,是无缘享用这两样礼物的。
有的人总说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关键是想不想读,请想一下,你的晚上呢?双休日呢?
现代生活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有诱惑力的东西太多了。要读书,就要学会做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
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