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爷爷肯定会给我写成长记。爷爷送我的节日礼物是一辆平衡车,早几天前就说了的,妈妈今天才下单,因为只有今天才有优惠,妈妈有时候挺算计的。我只能期待了。
没有见到爷爷的节日礼物,我情绪有点低落。只有想起爷爷送我的“打瓜婆”外号,我就乐起来了。这个外号是爷爷很久以前送我的。“打瓜婆”或者“打卦婆”是爷爷老家安化的一个方言词汇,是形容喜欢说话的人的。跟普通话的“话唠”意思差不多。爷爷看我喜欢说话,爱说话,一天到晚说个不歇气,就送了我这个浑号,有点戏谑的意味。但我从爷爷的表情中看出,主要是表达一种欣赏和满足。因为爷爷对爸爸妈妈说,一定要保护我的说话欲望,要陪我多说话。爱说话的小孩智商和情商都会发展得好,说话就是学语言,语言与思维是一体的,说话就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我不懂这些,但只要听爷爷叫我“打瓜婆”,我就高兴的格格大笑,我还学着说“打刀婆”。我一开始把“瓜”念成了“刀”,现在念准了。我有时自己也说自己是“打瓜婆”。我很满意这个浑号。我天生喜欢说话,有很强烈的说话欲望。我的说话内容随着意识的发展越来越丰富。我的说话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表达情感的话。这类话主要是与爷爷微信交流时说的。爷爷住在湘潭,我住在遵义,我与爷爷经常用语音聊天,妈妈曾经教过我用手机录语音并发送,我学一次就会了,于是我就用妈妈的手机与爷爷语音聊天。对爷爷的好多话都是我自己想说的。如:嗲嗲你在干嘛呢,你吃饭了吗?下课了吗?我想你了,你想大孙宝吗?我们聊聊天吧。有些复杂点的话开始是妈妈在旁边教我说的,但我都能学着准确的复述出来。就在昨天,爷爷说他扭了腰,说给我听,我不知怎么的带着哭声问:“嗲嗲你没事吧?”后来爷爷说不太严重,又搞了药,我就说:“我放心了,没事”。这是大人的口吻,这是妈妈教我说的。
今年清明节期间,我与爸爸妈妈回了一趟湖南,祭奠奶奶等先辈。与爷爷一起生活了几天,分别时,我在车里哭了,我发语音给爷爷:“嗲嗲,我们出发了,会想你的,你保重身体啊”,这些话是妈妈教我的,但是我的声音,也是我想说的。这些话是与爷爷联络感情的。
第二类,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我向爷爷也传递交流信息。如“嗲嗲,我长大了,我能自己吃饭了,不要喂饭了”。“嗲嗲,我爱写字”,“嗲嗲,我今天剪头发没哭。今天听话,妈妈给我买的车。”,“嗲嗲,这是我的作品”,“嗲嗲,你给我买平衡车,可以吗,嗲嗲,六一儿童节给我买”,“嗲嗲,我的嘴巴不歇气”,“嗲嗲,我们在纳帕溪谷山上摘枇杷”。
第三类,社交语言。如妈妈有一个闺蜜,她的宝贝儿子叫谢羽辰小名叫凯凯,不喜欢吃饭,一口饭含在嘴里不动,要我妈妈录我的语音给他,我刚睡醒,我就按妈妈的意思说“凯凯弟弟,快吃饭,吃完我们一起去玩,你不吃饭,就不跟你去玩啊。”我善于在结尾使用语气词加强感情色彩,增强表达效果。凯凯妈妈说“立马大嘴巴张开了,比啥都管用”。看来,我的话还挺有用的。
我也用语言表达我的愿望与诉求。如这些话:“安静一点。我要睡觉了”,“我还想跟嗲嗲聊会天“”。我戴副玩具眼镜,自己觉得好帅,我就说“我好帅”。妈妈问“有多帅”,我回答“有三帅”。
有一次,妈妈问我:“要弟弟妹妹吗”,我回答“不要”。妈妈问“为什么呢”,我回答“因为丑”,“那谁好看呢?我随手一指“那个好看”,妈妈说:“反正谁都好看,就是弟弟妹妹不好看,是不是?”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说“是吧”,叫了一声“马妈”,声调都变了,扑到妈妈怀里撒娇了。
第四,自言自语类。我一个人看书或玩游戏时经常自言自语,实际是与书中的动物和游戏中的事物说话。如:“甜甜圈买,搞错了吗,搞错了”,“老虎要出去玩,外面下雨了,那怎么办呢,就给好朋友打电话吧”。
第五类,自我暗示或自我教育或自我鼓劲类。有一次,我爬绳网桥洞,遇到了困难,脚掉到网洞里了。我感到害怕,准备退缩。妈妈用语言鼓励我并指导我怎样动作:“不用怕,网子会保护你”。我一边按照妈妈的指导做动作,一边还重复妈妈的话“保护我”,“把腿提起来,把膝盖提起来”,“抓住绳子”,“快要到终点了”,“马上要成功了”,“摸到出口”。我就一边口中重复妈妈的话,一边做这些动作,完成了穿越任务。我好开心!
我的语言表达越来越复杂起来了。我能用形容词来形容事物。如清明节回湖南的路上,我要爷爷给我买甜麦圈,我就跟爷爷形容说“圆圆的,金色orange,粉红色的甜甜圈,我要”。我说了里面的英文,爷爷还听不懂呢。
有一次,我与爸爸妈妈下楼梯,爸爸曾经在这里摔了一跤。我记住了就说:“爸爸小心楼梯”,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了一大段话:“楼梯把爸的嘴巴瞌到流血,千万不要。那个楼梯很吓人,弄到那个槽里。手都脏兮兮的。”这是妈妈录下的我说的最复杂的一段话了。形容词用得准确,话语内容具有逻辑性。
有一次,我做蛋筒冰激凌游戏,我做好给妈妈,妈妈用手拿了上面的冰激凌,我就说手只能握蛋筒,不能直接拿冰激凌,黏糊糊的。我这个“黏糊糊”用得准吧。妈妈问这个冰激凌不能吃吧?我回答“那就假吃吧”。“假吃”也说得不错吧。
我有点顽皮,也体现在话语上。如我故意将古诗乱背。有一天睡觉前妈妈要我背很多首诗才能睡觉。我背到后面那首《咏柳》,有点不耐烦了,背到“不知细叶谁裁出”那句时,我故意背成“不知细叶长颈鹿”。也许是我看到过长颈鹿吃柳叶的情景才有此联想吧。但我又怕妈妈骂我。接着说“我嘴巴痛,牙齿痛,妈妈”。妈妈无可奈何。又有一次背《游子吟》背完“报得三春晖”我在后面又加了“春又归”。这不知道我是怎么联想的。妈妈对爷爷说,“我不想背了就装样子。小脑袋瓜加速转。”
妈妈在微信里对爷爷说,“李天健是话唠,嘴巴不要歇气的,我去洗手间了他都要跑厨房跟徐姐聊天,拍视频我不说话。听他的。”,“天健爱说话,能自己造句,每天睡前一个人要自言自语几分钟,趟在床上自己回忆一天干了什么。”
我除了爱说话,我还自导自演边哭边笑的嘴脸。自己表演舞蹈加猴拳动作。以前我爱做鬼脸,爷爷还写过我的“变脸王”日记。现在我不变脸了。又有新的表演了。
看得出,爷爷对我的这些特点是很欣赏的,希望我的这个特点能改变家族不爱说话的基因。
的遗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