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的第三次培训,主要学习了单元回归拓展课和能力提升训练课两种课型。前者是知识的梳理和回顾,后者是知识的迁移和拔高。对于语文课来说,其实每一课都可以进行这两种课型的,特别是经典的现代文和重点古诗文。
单元回归拓展课三要素包括:知识建构、问题解决、拓展训练。知识建构环节只要是教给学生运用一种建构方法画知识梳理图。和以前画知识树的方法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形状更多样,有括弧法、表格法、表框法、云朵法、树状法、脑图法、坐标法、拼图法等八种建构方法。建构的第一步是选方法,第二步定内容,第三步美结构,后面的三步暂且不说,这三步是关键。针对一个单元的复习来说,我觉得定内容是首要。心中有谱,笔下才从容。比如八上第六单元,这个古诗文单元首先要弄明白考点,文言文主要是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结构(人物)、主旨等,诗歌主要是名句赏析、画面描绘、情感把握。定好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建构方法,对单元中每一课这些内容进行梳理。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精心构建的美丽图案,还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昨天下午,参与语文培训的十二个小组,都绘制了精美的建构图。做好这一步,下面就是展讲,把自己的构图理念和呈现重点讲给大家听。然后,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围绕学生归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的运用归纳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得到巩固强化。最后的拓展训练是习题训练,出题的原则还是围绕学生归纳的知识点也就是本单元的考点来命制题目。这样的三个步骤,有层级,有目标,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对重点知识的学习。
能力提升训练课是在单元回归拓展课的基础上的一种课型。其三要素是:提升训练、问题解决、拓展训练。其中的提升训练就是课内外的联结和迁移。比如文言文单元,就设置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题目的设置要体现知识迁移的目的,不能随意从网上照抄,以课内所学解决课外阅读,以比较阅读扩展学生思维。这个环节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第三步,拓展训练就完全是课外语段的阅读,题目的设置要紧扣前面学到的迁移方法,在巩固训练中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培训学习,完善了上两次培训的内容。让老师们对所有课型都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次来的专家是北京的梁英老师,她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对学本课堂的理念领会比较通透。在她的授意下,我把两个试点学校的老师分到学生的各个组中,协助学生知识建构,完成能力提升训练单。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老师们无所事事地旁观状态,增加了老师们的学习体验。
针对学本课堂缺少朗读的问题,梁老师拿出她的《愚公移山》课例,细致地讲解了如何在工具单中体现朗读活动。总的来说,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不管哪种课堂模式,都要智慧地设置学习活动。我们之前的一些质疑和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用脑用心去面对问题。
今天培训活动小结时,我主要讲了三点:第一,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一定要强调养成倾听的习惯。讨论时,展讲时,要倾听、思考、修正、归纳,不能游离于学习之外,把做完工具单作为最终目标。而是通过展讲、质疑、补充,训练自己的归纳能力,深化自己的学习效度。第二,对于老师来说,学生讨论时、展讲时,头脑一定要高度集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不停。要观察每一个组讨论时出现的问题,以便下面展讲时及时煽风点火;展讲小组出现错误或重点不明或者老师想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地方,老师要给其他小组写小纸条递小纸条,让其质疑、补充,以便强化这些重点知识。我们的课堂在这方面有很多欠缺,常见的情形是展讲小组讲出了正确答案,其他小组没有质疑补充,于是这个问题就过了。好一点的班级是让展讲学生领着大家再背一背,提问几个学生。课堂比较僵化,没有生成,没有碰撞和交锋,死记硬背的记忆效果也不会持久。第三,我们老师们在学本课堂模式下的听评课,除了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要看看老师在做什么。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光看热闹了,觉得人家学生怎样那么聪明那么好,其实是人家老师在课上没闲着。生表师内,这里面有大智慧大学问。
如果我们在开发工具单时用心揣摩语文学科特点和文本核心价值,如果我们在课堂中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参与主动性,不论学本还是教本,都能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用一颗成长之心,去影响一群孩子的成长,教育就是美好而幸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