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一一题记
一首慷慨悲壮的音乐赞歌,一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一部流传千古的旷世名作,,这就是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被视为文化瑰宝的传奇经典一一《三国演义》。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释放出尘封多年的记忆,耳畔立刻响起那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时此刻,竟觉得如此的意味深长。 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战争依然清晰可见,战争过后,满目疮痍,唉嚎遍野,百姓流离失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乱世,更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年代。让我们跟随罗贯中笔下的三国人物,一起去领略那段历史风云的酸、甜、苦、辣。
不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待士的刘备,还是文武双全的赵云,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在罗贯中笔下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或许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吧。
我曾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叹服,每当捧起手中那本最早却珍贵的三国演义,我的眼前总能浮现他的身影,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惊人的智慧为匡扶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足智多谋,刚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其中赤壁之战,最为令人叹服,此战令曹军大败,元气大伤。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上,舌战群儒。东吴群臣被反驳的哑口无言。连周瑜才智也略输他一筹,怪不得周瑜死前悲壮的说:“既生瑜,何生亮。”他洞悉敌友,利用敌军多疑的特点,用一招“空城计”,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吓得司马懿慌乱而逃,扭转乾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匡扶汉室,呕心沥血,他的一篇《出师表》,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如宋朝诗人陆游诗有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我曾佩服过一代英雄刘备,他虽然不是最后成功的人,但他却最善于挑选人才,或许有许多人讨厌他哭哭啼啼的性格,但他能放下富室高贵的身段,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更加能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为了让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他摔儿子以表自己对他的珍惜,刘备确实知人待士。
我曾为赵云的胆识过人惊叹,血染征袍透甲红,乱世谁敢与争锋,一杆银枪无人能敌,杀得敌将闻风丧胆,招架不住,此人非赵云,常山赵子龙不可。汉水之战,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单骑救主。更能体现赵云的勇敢无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国演义中那个群雄逐鹿,豪杰辈出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他留下了人们对三国英雄人物犹新的记忆与由衷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