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基于整体局势对明年经济态势作出研判,为明年经济发展擘画蓝图、定向引航。本次会议对于明年经济更好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抓住重大机遇,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会议完整全面的众多战略部署中,提振信心、扩大内需被摆在了重要位置,这是我们未来一年实现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武器。
提振信心,恢复经济增长活力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验和外部局势动荡不安的考验,这是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架马车均面临巨大考验,会议中多次提到今年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5%这组超预期下滑数据。多种因素导致目前市场和人民出现信心下滑,预期减弱的局面,要想实现明年经济整体好转,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会议提出要从政策层面来全面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民间投资。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平台经济由规范监管转向支持发展,强调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的三大作用;亮明态度,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而目前人民消费和投资信心的下降,主要来自三大方面。第一是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对自己未来收入的不乐观估计(在今年10月的调查中显示我国总失业率为5.5%,其中青年失业率最高)。第二是头部房企暴雷、烂尾事件,打击人民购房信心。第三是疫情反复所带来的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忧。针对这些问题,会议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以全方位提升人民消费投资信心。
首先,会议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就业,多渠道提升人民收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稳就业、提收入能直接有效提高人民消费投资信心。
对于房地产行业,会议指出“房住不炒”的主基调没有变,“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改善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需求端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但不会过度刺激而透支居民购买力。
对于疫情方面,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目前,受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和中美贸易摩擦仍在继续的影响,明年的外贸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发挥我国庞大内需市场的优势,扩大内需对于提升明年经济增长动力至关重要。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已连续三个月下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全面提振消费市场的必要性已十分突出。
会议提出要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同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通过短期的刺激和中长期的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分配改革、三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改革等措施可以切实有效的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市场,并以此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目前严峻复杂的局势中我们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党的战略布局,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着力多措并举,落细落实会议战略部署,着力提振信心、扩大内需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