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缪章宪
生活应该活成什么模样才算是有意义呢,不想阐述我的观点,但是有一句话我很赞同,鞋子好不好不在乎是否喜欢,在乎的是是否合适。
同理,人生也是如此,你喜欢周游列国,喜欢繁华盛开的季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你却是一个在安逸的环境里才能获得安全感的人,或许所谓突破就是战胜自己的自我设限,但是喜欢不一定合适,或许在长途跋涉中会渐渐失去旅行的乐趣,甚至会因此厌恶外出游玩。
没有谁喜欢吃苦,没有谁愿意接受贫困,但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山区,走不出去也不敢走出去,许多人一辈子唯一的机会就是通过高考实现脱离贫困,读书不一定能实现阶级跨越,但是真的可以让许多可能一辈子在一个山区里呆到老死的人有更多的人生选择,看更多的风景,接受高层次文明的熏陶,在近朱者赤的环境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当然也有许多人逃离城市来到人烟稀少的山林,或者出家或者出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大城市的人也未必有农村里的人活的明白,过得潇洒。农村里的人也无法体会到大城市里物质文化带来的感官刺激。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事情看的很透彻,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或许有些人在农村一辈子还能活得顺利,一生平安,去了城市纸醉金迷,误入歧途,最后锒铛入狱。
从来不认为一定要在一个城市,甚至大城市扎根才算有意义。总是存在一个教育不在乎成绩,只是让一些接受教育者能够健康成长,获得技能,因此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一个美好的世界或者说一个健康的国度允许存在这样的观念,就是有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格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应该被一种声音完全覆盖,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文化层次高的角色,譬如医生律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手工艺的传承者,比如制作家具,仿明代家具。也可以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师或者开一个甜品店。成为某一种食物烹饪的专业人士。
甚至因为喜好或者个人天赋,选择成为一个工匠,也可以因为喜欢植物成为一个园艺师,喜欢动物成为一个饲养员,喜欢运动成为一个健身教练。其实各种职业被需要,被尊重这本身是一个美好世界的基础。
有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被比较,害怕被比下去,害怕别人另类的眼神,害怕被别人忽视。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自以为是,谁那么无聊整天在意别人,生活这么累,人人那么忙,除了自己和家人又有谁真正在意你过得怎么样,开不开心,充不充实,有没有成就感呢?
今天高考第一天,全国上下都为这次高考鼓励打气,许多家长甚至穿上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但一则新闻让国人悲伤不已,贵州安顺一辆载有高考生的公交车落水,造成了许多个家庭支离破碎,许多个家庭从希望变为绝望。或许当时他们选择了中专,今天就可以不高考,不需要乘坐那辆公交车,此刻或许在家里羡慕着高考的同学,但至少还活着,但是谁又能预测未来呢,就因为如此,人生无常,所以才要更珍惜每时每刻(为落水的孩子们祈祷)。
与此同时许多个家庭已经将孩子顺利安排进国外大学,许多人在庆祝着第一天考试旗开得胜,考的不错。
人生就是如此吧,楼上的人家在哭,楼下的人家在笑,而你在中间哭笑不得。
有时候你奋不顾身的努力敌不过一场飞来横祸。
看过高考这部记录片的人应该对毛坦厂中学印象深刻,复读生们近乎军事化的管理,让我们认识到了许多人为了一次机会会举全家之力,甚至为了孩子读书,放弃事业,陪读,去毛坦厂做一个保安,为了孩子能够考取好的学校,也为了弥补自己从前没有考取大学的遗憾。形成对比的是北大附中,在高中阶段就有了学院制度,还有可以自由选择教师等一系列大学才有的学习氛围!
你也会为林兰兰鼓掌,那个勇敢自信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女孩,那个充满了活力,善于展示自己在贫困中依旧散光的姑娘。同时也为那个愿意成为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志愿者的高学历老师鼓掌,有了好的老师,好的环境才让一些本来没有信心的孩子有了选择飞向高空的勇气!
你甚至也会在一些家庭能从小培养孩子出国留学里看到真正的贫富差距。
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个甘肃姑娘,刘洋洋,一个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从小父母就不在的孤儿,她为了奶奶能多活几天而拼命读书,考取大学,为了她爱的祖母能够坚持活下去,最终她还是考上了大学,可是在她入学两个月候祖母就熬不住去世了,没有等到她学期结束。
刘洋洋为了读书她的叔叔想尽了所有办法,借钱,去大队里争取,低价卖土豆,卖羊,最后还需要借助贷款才能凑满学费。
而另外一集纪录片里,一位企业副总,学霸妈妈,可以为了女儿留学考取好的学校全职陪读,她的女儿五岁起就为了留学做准备,托福词汇(是否托福已经记不大清了,毕竟2015年的纪录片)已经背的差不多,博士妈妈甚至从来不觉得北大清华是目标,觉得当时北大清华排名未入世界前三十。
人生来不公平,所以有些人出生起就需要不断努力,最终可能还是不能到达别人的起点,但是不能抓一手好牌,难道就不该把一首烂牌打的很漂亮吗?
关于我自己,我想忏悔,因为从来没有为了学业而付出过太多努力,有时候只不过是看上去很努力的样子,而我的家人也从来没有太在意,看到刘洋洋叔叔为了侄女考取大学后有钱上学的奔波劳碌,我觉得她挺幸运,至少有人特别在乎她的学业。
从来反对读书无用论,我的父亲总是用概率极小的事件来反驳,以此推断他所谓的读书无用论,某种程度上读书不能确定你的未来,但不读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上限。不能用小概率事件对比大概率事件!
经历了许多风雨,现在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上不上大学也不是最关心的问题,反正不上大学也是保持阅读的习惯至今,在一个相对安逸的城市,从事平凡的工作,业余坚持自己的梦想,或许一副烂牌打的也不算漂亮,但至少没有和牌投降!
生活即使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