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昨天观看的两部电影分别是《走路上学》和《念书的孩子》。
这两部电影有个共同之处书写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电影可谓是赚足了眼泪,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被几位小演员演出了不一样的神韵。
《走路上学》讲述了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两岸边关于上学的事。小姑娘纯真无邪的眼神,小男孩眼中对知识的渴望,让人顿生怜爱,初冬之际孩子们脚上穿的却是凉鞋,城里支教来的聂老师给孩子们量了脚的尺寸,并拖远在深圳的朋友给这些孩子购买了鞋子。
瓦娃的爸爸去城里打工,有次妈妈在索道上穿过怒江时差点掉进怒江,留下后遗症。真可谓“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
眼看着瓦娃上学的年龄到了,可没有爸爸的陪伴,妈妈是不会让他单独去学校。孩子对于外面的世界总爱充满好奇,按耐不住之下,自己偷偷使用索道滑到怒江那边的学校。
聂老师新教授的唐诗《望天门山》,瓦娃只听了一遍就已经牢记于心,姐姐的数学题他也能够自己解出来,喜爱画画的他在家里的柱子上画满了他心中所想,书记告诉他们还在怒江大峡谷上建桥,到时候就可以走路去上学了,妈妈再也不会担心,年小的他不懂得什么是桥,在姐姐的树本上看见了桥的样子,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一座桥,桥上有姐姐和他两个人手拉手去学校的画面。
相对于城市里的小朋友,他们没有游戏机、没有好看的衣服、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更没有iPad等一系列先进东西,可他们脸上绽放出来的纯真、质朴、自然的气息却无与伦比。
影片最后,姐姐掉进怒江,弟弟得了抑郁症,好在政府部门在六个月之后在怒江大峡谷上修建了桥,弟弟幻想着自己拉着姐姐的手朝学校的方向蹦蹦跳跳走去。
哲学中讲,事物是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正如弹幕中说的,希望姐姐没有死去,而是冲到下游被人救起,这样姐弟两就可以一起上学放学回家。
愿远在天堂的姐姐,成为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愿瓦娃小弟弟能够学业有成,替姐姐完成上学的使命;
愿更多因教育条件有限的孩子们,突破此道难关;
愿社会各界人士多多关注一下,山区偏远地方的孩子;
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