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的窘境。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学的时候是老师在动脑筋,而用的时候则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我们往往只是听别人讲得轻松,自己做笔记就觉得已经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需要理解、记住步骤并熟练掌握,这可比单纯做笔记难多了。“用”比“学”更具挑战性,大脑本能地会逃避痛苦,于是我们宁愿多学习,也不愿去深入思考,陷入了所谓的“伪学习行为”。
那么,如何消除这种“一用就废”的状况呢?这是很多小伙伴的困惑所在。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要勇敢地提出这个问题,并愿意花最少的时间去寻找一个答案。就像我自己,学了之后不会用,我会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该怎么办。目前我常用的方法是向豆包 AI 提问,它能直接给出答案,非常简单快捷。很多时候,我不会只满足于一个答案,还会根据它的反馈继续追问相关问题。从它的回答或推荐的文章中,我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学习的本能也促使我列出相关的行动清单。
另外,只要把问题挂在那里,每天看一遍,总有一天你会觉得不好意思,从而愿意花时间去进一步探索。只要不放弃、不遗忘这个问题,就一定能找到突破的方法。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实践经验,希望能对遇到类似问题的伙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