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成年人都忘了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豆瓣高分网剧《隐秘的的角落》给这个炎炎夏日带来一丝阴凉,看着网上的热议,我也跟风看了起来。 比起原著的设定,更喜欢电视剧的改编,恶人的恶有因,人性其实非常复杂。

看到一半时,便感觉剧情倍感压抑,不是被恐怖支配,而是感受到剧中孩子的处境而压抑。尤其是看似走在正常轨道上的好学生朱朝阳。我想仔细说说他。

这个好孩子所在的环境里是什么样的呢,在两个“坏孩子”出现之前,他几乎没有朋友,他沉默寡言,努力学习,但几乎所有的压力和包袱都自己背。

沉默孤僻的个性并非天生

儿时的朋友严良和朱朝阳重逢不久后说了一句: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从前很爱说话啊。是什么让朱朝阳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随着剧情推进,我们逐渐发现了什么。

朱朝阳生活在离异家庭里,由单亲的妈妈抚养。第一集里老师提醒妈妈要关心朱朝阳的个性,但妈妈却拒绝接受,不认可这类评价。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妈妈。

其次,一场让儿子睡前喝牛奶的细节那种高压的控制感令人窒息。牛奶放着等会喝,不行,太烫了不想喝,哪里烫了?

妈妈的意愿无法违抗,和妈妈在一起时常就要迁就妈妈的高压情绪。长期如此,才形成了朱朝阳不敢表达自己,沉默压抑的性格。p.s.这位妈妈的个性和《小欢喜》的学霸的妈妈有点相似。

诚然她非常爱孩子,她付出了很多,却也犯了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不懂的怎么表达爱。她压抑自己的欲望,拒绝再婚。但她会不经意间把自己无法承受的婚姻的不顺和生活的压力宣泄在孩子身上 :“你快点长大,你长大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很容易理解为:都是我的错,是我的不好。朱朝阳很懂事,知道妈妈的不易,于是默默地承受。

另一方面,虽然和爸爸相处会轻松的多,能得到短暂的放松和温暖,但爸爸再婚有了新的家庭后,对儿子的关心严重不足,和儿子独处的时间很有限。当听到妹妹说“爸爸不喜欢你只喜欢我“时,朱朝阳会瞬间被激怒,可以看出儿子的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爸爸的爱和陪伴。

就这样长此以往,朱朝阳处在一种心理真空状态,妈妈不能谈,爸爸没空谈。当目睹了凶杀案这样的大事发生后,朱朝阳身边毫无可让他信任的成年人,他没想过向家人倾诉。这才是让人细思极恐的部分,因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很多孩子会处于类似状态。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你或许会说,我们的童年里能有几个人会面临目击凶案这种“大事”呢?确实如此,但被同学排挤,学习负担重,老师或者父母的严厉管教等等。事情或许都是“小事”,但压力都是真的。

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女孩马蒂尔德问里昂:“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如此?”

里昂回答:“总是如此。”

成年人在为收入而奔波所承受的压力,和学生时期为学业成绩所承受的压力别无二致。疫情出现的这半年里,仅仅是我所在的小城,小学生或中学生因为一些“小事”最终做了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家人的悲剧就发生了几起。

就像朱朝阳一样,最渴望得到的亲情却伤害他最深并逼着他走向恶魔。



一直不认为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只是很多情绪或许没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因而被成年后的我们遗忘了。

成为父母的我们能怎么做

就像前文提到的倘若父母都不能走进孩子心中,成为可信任的倾诉对象,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有不成熟的想法时,容易缺乏正确的引导。

但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一个解读《傅雷家书》的视频讨论里,我才意识到,有非常多的孩子成长于在父权意识很重的家庭,或者类似的家庭。父母亲是权威,无法违抗。

他们管的事无巨细,不接受反驳,要么关心太多,小题大做。他们口头禅是,我是为了你好,你长大了就会懂,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

当然很多网友们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也能白是父母的爱,但网友们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我和父母在一起要么没话说,一说就容易吵架。

父母在意的不外乎孩子要不要读书,怎么交友,做什么工作,要不要结婚,生几个孩子?再细致的包括生活习惯,吃东西的喜好等等。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人生课题进行干涉,结果双方都不满意,都觉得异常疲惫。

干涉方觉得,要不是因为担心你我怎么会管你的事。可是因为这些事是别人的人生课题,干涉方时常左右不了结果。而被干涉的你呢,是否觉得不自在?想逃走?不要忘了你曾是个孩子时的感受。

触手可及的距离

不要让孩子处于心理真空的地带,不要让他们只想逃走。可是,那些课题,难道孩子真的做的不好,也放任不管吗?

并不是这样。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我希望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比如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任务,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问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孩子受益,父母也同样甘之如饴。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关心过多,令人倍感压迫,指责辱骂,让心疏远。伸手即可触及,却不踏入对方的领域,这样的距离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这么做孩子才肯说。

有距离的关心不是“不够爱”,是一种克制的爱,精加工的爱,比起简单干涉对方的问题更难做到,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观察。

父母权威基于自己的经验担心孩子走错方向,忍不住使用权威之前,我们先停下来再想想它是否必要:经验来自过去,而孩子要面对的是我们都没去过的未来。


教育孩子成长自己
成为母亲是需要修炼的
相似的内容有很多
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听见了
有些人读过之后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另一些人从此开始不一样的人生
·END·

公众号:修炼Mother

为母·则母仪天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一个“曦曦粉丝团”的视频在微信群里面像病毒一样发酵转发,我也看了,但没转发。视频里面,一个名叫曦曦的四岁男...
    哆啦a笑阅读 430评论 0 2
  • 亲爱的宝贝,今天是你入园的第一天,看着你那小小的身影,背着小书包走进幼儿园,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你真的要离开我的怀...
    melody的空间阅读 1,284评论 0 0
  • 夜半给孩子把尿,却难以入睡。孩子三岁半了,我的生物钟也跟着孩子的生物钟一起运转着,看着孩子安然熟睡的样子,很是羡慕...
    春住我家阅读 619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0评论 16 22
  •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了理想和不甘选择了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我就是其中一个。 创业后,我由女人变成了超人,什...
    亦宝宝阅读 1,895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