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会经过一段非常痛苦极其苦恼郁闷的时期,几乎每个人都会。这个时候,大家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段属于自己大学生活最快乐的时光吧。我想,尤其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生和已经毕业的人。
我扒着书桌上一袋吃剩的椰片,台风天后连着下雨显然让它们受潮了,甜味像被扎了洞的气球充斥着我的味蕾。
国庆结束了,明天上班的上班,工作的工作。即便这么大了,母亲还是会对我说,“好收收心了,明天(生活作息)该恢复正常了。
即使我到了五十岁,在父母眼里,永远还是个孩子吧。
可是,那时候他们还会像现在一样陪在我身边吗?
很多在我看来都是非常私密的事,只能和家人和亲密的友人一起完成的,旅行也是。选择和热恋中的恋侣来一场旅行,就可以大概知道俩人能走多远。而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也可以知道你们适不适合做朋友。
我只敢和熟悉的朋友出去旅行,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和同学出过远门。他们都是我在学生会认识的朋友,只过了一个学期,和他们又都不是一个部门的,说实话真不熟。但因为学姐的邀请,还是硬着头皮答应去了。而且一开始瞒着爸妈,先斩后奏。
台风登陆,浙江暴雨,我妈打电话问我在哪,这才告诉她实情。
还记得很清楚,由于我们都住不同省市,所以分了两拨人出发。我出发的那晚因为航空管制,下飞机时已经两三点钟了。
一到房间,Joye倒了一杯他下午到达时煮的水。貌似我们之间还礼貌地唠嗑了几句,简单洗漱后大家就都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人就像是灵魂还在床上的感觉。宾馆的早餐依旧,难吃。不想形容有多么难吃,集体拖着疲惫的身体起床,开始我们六天五晚的三亚之游。
景点与景点之间我们坐的是面包车,榴莲小姐张嘴靠着睡觉的样子,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她刚好比我大一届,现在已经毕业了。
以前对三亚的印象就是海,亲身感受后才发现,除了看海我更喜欢当地的热带水果和植物。
因为大多数的海都没有很蓝,天涯海角确实和那些妖艳货色不一样,还是很美的,可以在沙滩上捡到很漂亮的贝壳。可是,椰子依旧很贵,吃不起。然后我们到了南海观音,狂喝椰子水。
除了天涯海角,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景点就是热带植物园。也许是物种丰富的原因,植物园内的温度并不像外面难以忍受,除了长相奇特的热带植物,当地的可可也非常正宗。爱吃椰片,正因为我在消费区买了一盒不起眼的10块一盒的椰片。
我们间的关系和很多事情,就像我不巧挑了一盒廉价的椰片,可这就是廉价椰片的淡奶香,深入内心。
通过这次旅行,发现自己真的是慢热度的人。
第一天的旅途中,自己还没有尽兴。跟团游的第三日晚,住处是一家五星级宾馆,是这趟旅途中住的最好、与我们出发前设想(幻想)最一致的一晚。
然后,一行的同伴都教我学游泳,即使是三个人搀扶着,我也恨不得把他们按在水中央。显然我不适合这项运动,把自己(他们)折腾的够呛。夜晚真的很美好,戏完水吃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块的榴莲。
可是一早起来,宾馆的早餐依旧,难吃。
有了咸咸的海水,当然少不了甜甜的美女。面包车上有两位来自重庆的妹陀。我们一起约晚上吃自助。我们当中的另一个男孩子当时还和她们聊得很合拍。
除了这些,傍晚我们从住处坐船到对岸,人跟着江水随意摇晃,伴随着黄昏,这天已经是我们结束三天跟团游的第一天,剩下的两天所谓的自由安排,我们只是在宾馆吃泡面,显然也没有任何回忆的价值。
两年前的旅行,不仅是一份快乐和珍贵的记忆,也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和许多意外成长。
显然,今日的我回味起这一段旅途,还是笑意在口。
结束旅行后马上就开学了,我们在学生会工作中,也更加默契和投入。
大四了,现在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二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吧。和大一入学时的自己不同,大一时很青涩,但到了大二,学生会和大学生活对我来说依旧新鲜。
即便大二是学校所有学生课业最多的学期,我们一群人,十个人的小团体总是一到周五就约出去吃饭喝酒、唱歌聊天。
这一年,我的生活费从1000涨到了1500,绩点从3掉到2的边缘。
可是,依旧很开心啊。
那时候,我们不会去平衡利弊,比较谁好谁坏。现在这么回忆起来,都觉得当时的自己真是一名心智不成熟的无为青年(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直到我们这群人升入大三,我们都是因为学生会而认识的,而有人有自己的打算,X小姐去了本部学习一年,有人想尝试别的事情了,有人......
反正终究有人是离开了。
那一刻,我们每个人好像都开始向那个小团体的中心,远离。
而我选择了留在学生会,继续干一年。然后,真的是拼命地“干”了一年。在学生会的工作过程中,有结识到新朋友,可也因工作问题和一些人背驰而行。和曾经的朋友,有过面红耳赤的争吵,有过冷漠相对和许多不理解,那时我想的只是如何把部门的工作做好却忽略了,原来我们是那么得好。
慢热和没有棱角的自己,假装自己锋芒毕露,虽然不全是自己的责任,可很多时候我都有些后悔,可再也无济于事。
一个目的地,一个人都可能是我们人生途中的公路牌。
到底是三五人结伴还是一个人继续,都随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