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本来最亲密的一家人多了彼此陪伴的时间,本该其乐融融,可是很多朋友人生重要的两大关系都亮起了红灯,如果说亲密关系不和谐可以解体摆托,那么亲子关系间的拔剑弩张,更让很多的家长朋友无计可施,纷纷求助于老师,问学校什么时候开学。
殊不知,孩子只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我想说,学校从来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避难所,教育也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孩子更多的教育责任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
因为同样的学校配置同样的老师授课,同样的学习时间投入,培养出的学生却是千差万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六岁之前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已经勾画出了孩子一生的成长蓝图,他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眼睛所看耳朵所听,他每一秒都在学习都在模仿,等适龄之后入学,老师也只能在原有蓝图上进行勾饰,并且老师所能做的修改力度和范围也及其有限。因为无论老师如何努力,一是性情中有父母的遗传基因,二是孩子终究无法逃脱父母原有的教育方式,所以有5+2等于零的说法。
很多的家长朋友把教育的希望和责任都放在学校,说孩子我给你找了个好学校,孩子我给你找了个好老师,似乎这样,就完成了为人父母对教育的责任。其实,这是家长对自我成长的逃避所找的借口,也是诸多亲子关系出现矛盾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我们逃避对自我的要求和成长,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的对孩子提出各种的要求,曰,为你好。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越大越叛逆,若不从根本上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孩子越大也就跑的越远了。
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来源于无知。
要想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就要抓住教育的核心本质。知,是意义的寻求和确立。行,是意义的展现和完成。有真知才会有真行。
最为家长,我们最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首先我们要找到教育的正确方向,在这个基础上用功,才有可能达到心中的理想。
那么,面对教育的无力,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应该抓住教育的核心本质,只有在本上用功,才会有质的改变。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可见,教育是一门身教的学问,是一门如何做人的学问。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所以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你无法给予孩子你没有的东西,孩子的胸襟,学识,眼界都依托在父母的教养基础之上,一个乞丐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同样是面对一个乞丐,两个妈妈不同的教导方向,就形成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念。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有多少控制而不是尊重,我们有多少评判而不是宽容,我们又有多少是以身作则,做好了榜样?当我们一味责怪是时候,有多少次会反省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把一个天使般婴儿的孩子教成了现在这样?面对教育的诸多无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孩子,是来成就我们的,他们用自己的犯错来倒逼我们成长,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面对问题无所逃避。
当我们父母面对无法解决的孩子问题时,若能把投入孩子在身上的焦点收回来,反躬自省,往往会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比如说
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
为什么孩子做事喜欢拖延?
为什么给孩子制定的规矩总是无法执行?
为什么对孩子付出很多,却换来孩子的不知感恩?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为什么孩子会自卑?
为什么孩子会叛逆?
等等诸多的问题,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会在我们父母身上一一找到答案。因为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父母放弃了自我成长,却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盼,这是很不幸的。过度期望会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干涉会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指责会带来孩子的无措。过度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中国有很多的女人因为没有了自己的人生而选择生人,然后又错误的把生的人的人生当成了自己了人生,处处操控,这是很可悲的。
下面就以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分析一下出现问题背后的原因。
1.想让孩子爱上一件事,就让那件事附着一种愉悦的体验。这种喜悦来自一个生命的灵魂深处,来自一个人向上向好发展的意愿,这是符合人性的。换言之,之所以孩子小学毕业都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来源于父母早期对学习态度的不当引导。或是以打压强迫为主,或是经常评判学习的好坏,或是早期开始学习疏于管教,后期又严格要求,没有把握好过程。或是总喜欢把学习拿来比较,损伤孩子自尊心。
2.孩子喜欢拖延一是时间边界不清楚,二是空间边界不清楚。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映射,家里有大人是拖延的,父母用骂孩子的方式逃避自己内心的不愉快,其实对自己的不接受。
3.往往父母制定的规矩是父母心里对孩子的期望,但却不是孩子甘愿接受的,所以规矩一制定,父母成了观世音,孩子成了孙悟空,规矩成了紧箍咒。所以规矩制定以后一是实行难,二是孩子叛逆,怎么能长久,所以,规矩的制定一定是孩子和父母双方商讨的结果,哪怕不能一部到位,也可循序渐进,关键是落实到位才是目的。另外就是制定的规矩只针对孩子,父母并不遵守,那这样的规矩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4.过分溺爱换来孩子的无情。不要给予孩子太多,从简入奢易,从舍入简难。
5.撒谎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撒谎的人内心深处是恐惧与不安。惧怕结果,不想负责任,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当父母有人能够站出来和孩子一起负担起责任,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孩子在撒谎和坦白之间会选择后者。因为身后有大树心中不慌张。
综上所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在父母身上都能找到答案。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经常听到父母说的一句话是,气死我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想正确的解决当下孩子发生的问题,首先父母要做到先处理情绪,再解决事情。因为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当我们带有情绪去处理问题的时候,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对孩子也往往有失公允。
其次,父母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好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用自己的身教来带动和影响另一个生命。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正人先正己。
最后,请家长朋友关注自我的成长,我们肩膀的高度是孩子看世界的基础,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无忧无惧的智慧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