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音乐,还是想成名?
看了电影《醉乡民谣》,据称这可能是科恩兄弟拍过的最温柔的一部电影。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谣蓬勃兴起的美国,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谣歌手,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生活困顿无家可归,经常靠朋友们的救济寻得一时栖身之地。尽管如此,他却不愿意迎合听众而改变,以至于他和好友之间的关系都有点紧张了。勒维恩背着吉他前往芝加哥试图到电台演唱,却被冷冷地拒绝了。走投无路的他也曾经准备放弃追求理想而去做一名海员,却不料他的姐姐把他的唱片带他的海员证一股脑当废品抛了。一无所获的他只好回到格林尼治村,继续在一家小酒馆打工。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没有听众,生活不时就陷入困窘,一个自由歌手的故事一点都不浪漫。虽然故事讲的只是一个歌手很短的一段生活,并不能说明他以后没有机会在理想的大道上大放异彩,但也足以反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成名的机会对于一个爱音乐的歌手其实很吝啬。或者,也可以这么说,《醉乡民谣》简直就是一部反励志电影,勒维恩沉醉于民谣,也挣扎在民谣坎坷路上,前途迷茫。
所以,我敢说,当今热衷参与中国歌手选秀活动的众多歌手没几个会喜欢这部电影这样的故事,不是听得懂音乐看得懂故事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受不了。没准你要向他们推荐这部电影,他们会把你看作一只不吉利的乌鸦。这些年,咱们这儿流行的是励志,各种励志故事汗牛充栋。尤其对于很多急于功成名就的歌手而言,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参与各种音乐选秀活动,“总有一种适合你”,“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央不响地方鸣,湖南落榜浙江冲,上不了电视就上网。全国上下一年四季都在选秀,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天天都有选秀的,选秀节目不计其数啊。这看上去很热闹,该叫做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吧,至少电视上很繁荣,娱乐也很繁荣,广告都比别的节目叫得响,可以带动多少GDP?
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又在哪里?乡村里连传统戏曲都只能在电视上看了,乡村的孩子十几岁还不认识几件乐器,吹拉弹唱更无从实践。即使在县城,学校的音乐课也不过聊胜于无,很多学校甚至多年听不到学生唱歌,孩子们走出校门也难得放声歌唱,都只是戴着耳机听歌。大街上音乐培训班可不少,一个县城学音乐的组成几个交响乐团也够吧,但乐声连培训班门外都听不到。虽然这些年各种音乐选秀活动中冒出不少来自乡村的歌手,但在他们的家乡,有过什么音乐会吗?即便一个地方出了个明星歌手,普通老百姓跟音乐生活依然很疏阔。
这让我常常心生疑问,那些歌手真的为音乐为歌声而不懈努力,还是仅仅为了走捷径出名挣大钱?看过一些音乐选秀节目,也听过一些选秀明星的演唱,总觉得某些歌手实在是运气太好。有些歌手从来就没有唱过一首版权属于自己的歌,也就是模仿而已,“成功”了,成名了。而这样的明星越来越多,尽管其中不少几乎是昙花一现,但能上电视,能被万众瞩目,吸引的可不只是眼球,更大大刺激了很多人的欲望。不是吗?在中国,家长们急不可耐,电视台煽风点火,儿童选秀也很热闹呢。最终能“成功”“成名”的究竟有几个?真正把音乐当作理想当作事业的又剩下几个?
如果勒维恩穿越到今天的中国参加选秀活动,他恐怕也只能靠运气。虽然他对音乐那么投入,实在太投入了,一点都不张扬,既难以博得观众的同情,也难调动评委的热情——别说他们是否听得懂。再说了,流行于彼岸的民谣,在躁动的此岸,只能成为少数人内心的抒情。
《醉乡民谣》还在我的电脑浏览器的收藏夹里,总想有机会再好好享受一次那苍凉的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