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象:试题被公布出来,朋友圈里、各种聊天群(特别是家长群)开始讨论试题之难。我留意了一下家长群中的讨论,大致是这样的:
今年的题目太难,对学霸没好处,学渣反正不会做。
学霸做得出来,对伪学霸不利。
超级学霸做得出来,但一流的学霸被挤到二流了。
……
可以看得出,大家的关注的重点都是题目难不难,能不能拉开区分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筛选。确实,考题太难或太简单都是不合适的,这方面需要教育部门的改进。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考生,不应该将过多的目光聚焦于难度,而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复习,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考的题目每年都在变,存在如此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试题的难度?只有那些愿意为之付诸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不论题目是难是易,你都身处一场激烈的竞争之中,就好比两军交锋,不论处于在广阔的平原还是在险峻的群山,强的一方总是更具优势。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因题目的困难而抱怨,反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并相信自己的付出,哪怕被难题考倒,也能挺着胸膛,不留一丝遗憾地走出考场。但如果是那些成天抱怨,指望着不劳而获的人,即便遇到了难度适中的题目,恐怕也不会有好的发挥。考试,不仅考实力,更考验我们的态度。
人不仅要改变环境,还要学会适应环境。中国高考改革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也就是说,题目难度过大的压力可能一直伴随在考生身边。我们以后面对的也不一定是完美的题目,但是,我们怎么可能因为题目难度不合理就放弃学习呢?人在压力之下更应该表现出坚韧的意志,正所谓知难而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这才是作为风华正茂的年青一代的考生应该表现出来的精神。如果因为题目难就放弃,这样的人到了社会上怎么突破前进道路上的层层障碍?没有韧劲的考生是无法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的。在这个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的时代,社会上正悄然滋生出一种懒惰的心理,或许,考题的变难,正是在向我们敲响警钟:以不变应万变,无论生活在舒适之中或在压力之下,都要保持一颗奋斗的心。
总之,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迎接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