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Queena 在2020年阅读的第12本书:《白夜》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为已任,自称:“我描绘人内心的全部深度”。单凭这一点,他的小说就足以从十九世纪的俄国,穿越到二十世纪的今天,还有无数个明天。
事实上,书里收集的三篇小说《穷人》、《白夜》、《赌徒》都非常好读,基本没有时代的障碍。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多么不同,人性永远不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表现力又是如此之强,阅读起来很有冲击力,我们总是能够在他的文字里读到我们不曾看见的内心,或者唤醒我们内心沉睡的某种情绪。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的这个评价非常中肯:
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
01
“你知道是什么把我折磨得要死?狠狠折磨我的倒不是钱,而是这些日常的烦恼,这些冷嘲、热讽、讪笑、风言风语。”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上了年纪的末等公务员马卡尔与年轻的孤女瓦兰卡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个贫穷的人相依为命、相互慰籍,然而最终两人还是选择了分手,瓦兰卡嫁给了有钱人。这样的结局固然悲惨,但对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其实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有些理所当然了。
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对男主人公马卡尔的心理刻画:马卡尔在机关里负责抄写工作,算是机关里最低等级的公务员吧。因为收入低,还要贴补女朋友,入不敷出,他不得不节衣缩食,搬到一个大厨房隔出来的隔间里租住,里面总是有一股霉烂的味道。
这里我们可以用《寄生虫》里的半地下室来想像一下,片里的穷人身上总是有一股“气味”,在影片中这种“气味”是富人对于穷人比较显性的歧视,最终刺激了基宇的爸爸,他杀死了富人朴社长。
与《寄生虫》里的穷人一家相比,《穷人》里的马卡尔是宿命的,厨房隔间的味道,他可以忍受,吃不饱穿不暖,他也可以忍受,但是他不能忍受的是被人看不起、被人说闲话,尤其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糗事被机关里的人知道,被机关里的大人知道。作为一个穷人,尊严和好名声支撑了他全部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意义。
”当然, 我出了丑,丢了脸,但是好在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除了您,没有旁人知道。这样一来,就等于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生活中,马卡尔虽然备受打击,但仍然顽强地寻求内心的自洽,可以说整部小说,始终贯穿着马卡尔不停地试图保持内心平衡、不得已被打破平衡、又不得不重新寻找平衡的心理自我调节过程。自始至终,他都在拼命地维系自己的尊严。
然而,人穷志短,生而无奈!但在最最绝望的时候,它又会冒出一丝丝希望。也许,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观吧。
02
第二部小说《白夜》讲的是一个幻想家在深夜的艳遇故事,整整四个相会的夜晚,美妙如幻想,但最终还是在紧接着的清晨来临之际破灭。
但是,那又怎样呢?
“愿你的天空万里无云; 愿你那动人的笑容欢快明朗,无忧无虑; 为了你曾经让另一颗孤独而感激的心得到片刻欣悦和幸福,我愿为你祝福!”
“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
这才是一个幻想家的境界啊!
如果放在当今的社会来看,故事里的主人公“我”,完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整天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好不容易搭上一个心仪的姑娘,却难逃“备胎”的命运:当前男友出现时,姑娘毫不犹豫地奔向了前男友。
但是,陀思妥夫斯基却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幻想家的形象,读完小说,我们不是嘲笑男主人公的屌丝行为,而是深深地被他的幻想气质所打动,或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回过神来:我们自己的幻想到哪里去了?
幻想,这样一个空泛、飘渺、虚无的东西,在这篇小说中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绝了:
“在彼得堡有一些相当奇怪的角落。为彼得堡所有人照明的那个太阳,似乎照不到这些地方,而是另外一个新的太阳,像是特地为这些角落定制的,它照耀一切的光也异乎寻常。这些角落里过的仿佛完全是另一种生活……”
“此刻他已拥有自己的一套不寻常的丰富生活:他一下子变富了,夕阳斜晖脉脉的临去秋波并非无缘无故这样多情地在他前边一闪,这一闪从他温暖了的心中唤起蜂拥而至的印象。”
03
第三篇小说《赌徒》的创作背景很有意思。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就曾经是一个赌徒,最后输得一无所有,欠下巨额债务。不得已,只好写小说还债。这部《赌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而《赌徒》的创作过程也成就了陀思妥夫斯基的一段姻缘:当时他聘请了一位名叫斯尼特金娜的女速记员,他每天口述小说内容,斯尼特金娜打字整理文稿,只用了26天就写完了这篇小说,这以后,斯尼特金娜成了陀思妥夫斯基的第二任妻子。
所以,小说中对赌徒的心理刻画,更像作家在剖析自己。有了切身的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赌场的描述以及赌徒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
书中最出彩的人物无疑是那个威严而富有的七十五岁的老太太了:一个女地主,莫斯科的贵妇人,只能坐在椅子上被人抬着走的她,居然想赌钱。
当然,她最终还是逃不过赌徒的厄运:赢了,又输得精光。
关于赌徒的心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道:
“有时候,最离奇古怪的念头,看来极其难以置信的想法,牢固地盘桓在脑子里,到后来,你会当它是现实。。。除此以外,一个想法,如果和强烈的愿望结合在一起,那么,有时候,说不定会当它是命里注定、无可避免的事物,认为它已经是不可能不存在、不可能不产生的了!也许这里面还有着别的什么,夹杂着某种预感,某种非凡的意志力量,自己害自己的想入非非,或者其他的什么。”
电影《赌徒》剧照
三篇小说读完了,无论是穷人马卡尔,还是幻想家“我”,以及那一个个的赌徒,他们生活的年代都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越读越感到他们在靠近。这种感觉很像《穷人》中马卡尔的一句话:
“一个人活着,却往往不知道自己身边有本书,其中详尽地展示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有些事自己过去没有想到,现在看了这样的书,一切都慢慢地记起来,对上号,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