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马斯洛人本哲学》,这本是哲人咖啡厅系列的书,等于概括性的将哲学家的书进行介绍。先看百度的介绍: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所以马斯洛是哲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呢?在我看来非得二选一就是心理学家了。但是心理学来源于哲学,哲学真的是包罗万象,哲学的最高境界生是派生出另一个学科来,来源于哲学,但已经能为世人所用。因为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突破后,就能为人所用,心理学也走在这样的道路上。无用乃为大用,实际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无用全部不学,那就大用的也无法出现。
再来一张图,大家就能马上知道原来就是他啊!
当然我今天不是想说这个了,只是让大家知道马斯洛是谁。未必那么陌生,因为他的学问已经运用到生活之中了!
我在看这本书的第三篇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的概括性介绍,看到人性如何丰满时突然有点傻了,为这个不是人能够做到的啊!后来静了二天,想想也没有必要这么害怕么,毕竟马斯洛只是说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么,不是人人必须要达到的境界,这是一个理想目标。目标自然高大上么,而且这目标还是一个在我看来就是修行的境界。
来看看人性丰满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是真,其次是善,然后是美,原来是真善美么,老生常谈。NONONO,这个是吓不到本人我的,接下来的才叫人望而生畏啊!
完整; 完善; 必需 ; 单纯 ; 丰富 ; 不费力 ; 欢娱 ; 自足 ; 公道 ; 秩序 ; 二元超越 ; 活泼 ; 独特 ; 完成~
不怕不怕,不要看见这吓人的要求,直接自己选择不-做-人了!作者也说人一旦拥有这些特征该是多么的完美!但人要有自我要求,要永远走在人性丰满的道路上!所以人怎么可能是活够了呢?活了一辈子又能自我觉知多少啊!
作者给了一个方向,他认为自我觉知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作为人类的一员在生物、气质、体质上是怎么样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愿望、需要,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的命运是怎样的。
而在作者的研究观察对象中,能够有这种观察和认知的,是这些人在他们生活最高潮、最快乐、最完善的时刻做出的。作者也认为这些自我认识的对象变得更个体化、更统一、更整合、更有趣、更丰富多彩、更健康。用我的话来理解就是,有自我觉知的人大概认识到自己是什么了,然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了。
爱默生说:“我们是什么,我们也只能看到什么。” 所以认识不同的人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同佛说物质不重要,要放下一切,活在世间的人怎么可能理解呢?本人认为心理学还是更可操作一些,如同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的图表,一个最高层的人跟普通的去说吃饭不重要那不是要被打么,而处在基础需求层面的人的确也不必想那么多么,先把自己的三个层面的需求解决好么?
所以自我认识一下处于什么需求层次,然后做这一层次该做的事。可以往上走一二层,但不要跨越太多,否则会感到痛苦。人生都是一步步来的,所以我们都需要好好活着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