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篇
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亦或产生问题的人。我提出的问题是,看到提醒打卡信息会焦虑怎么办?
我不是没想过,给管理员发信息,告诉他,人在呢,正写着呢,别费事发信息啦 。你还别说,我真发过一次,嘿~那天我还真的没收到短信。但是第二天,涛声依旧,我依然踩点打卡,管理员照旧截止时间前发信息。事实证明,主动权掌握在别人那里,太被动。所以我放弃这个方式了。
我新的解决办法是,提前打卡,绝对不给管理员再给我发信息的机会。我试了一下,结果是我成功了,昨天我就得瑟着,九点半特意去看了一眼,没有新的提示信息,我当然就不焦虑了,怎么那么舒坦。
视而不见篇
开车好多年了,驾照都换过一次了,不过我刚开车时就只管开车,没加过油,没加过玻璃水,还好会开后备箱,因为要放东西。不过闹过一个笑话,被我爸笑了好久。
有一次自己开车,要侧方位停车,不知道到底离马路牙子多远,就下车去看。后来讲给老爸听,他是个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我老爸奇怪的问,“你咋就不调调右边的后视镜角度,调完不就能看到了?”我愣住了,“后视镜还能调?”老爸笑着说,“我的傻闺女呀,你驾驶座门上不是有按钮么,L/R分别代表左右镜子,前面的上下左右键就是调整后视镜角度的呀。”我呵了个呵,好吧,车都开了快两年了,说明书愣是没看过,这后视也就那么一动不动的被我用了两年。
按钮一直在那里,可调的后视镜也在那里,是我视而不见。于是镜子在我眼中是个固定的存在,按钮在我眼中只是按钮,从没想过这个按钮可以去做什么。如果不是这次冤枉后视镜不能看到马路牙子,我可能还不会发现后视镜可以调,那几个按钮就是调后视镜的。
世人常说,你怎么不早说,你怎么你早点告诉我,其实好多事情不是别人不说,是你视而不见,或者看到了也不理会罢了。
知而不行篇
买简书会员的时候,就知道可以定时发布文章,当时还真是期待应用这个功能。这一下子也过去一个多月了,我愣是不知道怎么定时发布。当然我也一直用不上,踩点踩的都快人神共愤的地步了,还整啥定时发文,写完文当场就发了。
不过昨天提早写完了文章,突然想起了这个事,于是赶紧去搜了一下,原来这么简单。
编辑完内容,不直接点发布,点击右下角的齿轮图标,找到定时发文,选中后选择发布时间,最后点击右上角的定时发文,然后等着就可以了。私密文想定时发文,就先点编辑,接下来的步骤和前面一样。时间一到,文章就自动发布了,随之收到日更成功的消息,真的很方便有效呀 。
原来生活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而我们常常固守自己的那一种里,坚持着苦挣苦熬着,其实换个方式也不错。就像是晚上在豆浆机里放好了豆子,点好了预约,然后第二天早上可以喝豆浆了。这个你早就知道了,但就是不去试试,偏要早上手忙脚乱的一顿忙活。
知道的,都去试试,否则就只是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知行合一,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结语
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事,不记录不复盘,就有如按照固有的模式一直前行或这在绕圈子。
写下来,就是自己重新演给自己看一遍。看破其中的一些门道,当然好,自己笑骂自己几句,以后引以为戒。看不破也无妨,文字在那里,以后自己再来看看,没准那时能发现点什么。又或者,遇贵人看到后指点迷津也为未可知。
这样看来,时常记录生活二三事,不但是件趣事,也是件益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