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一项重大投资决策,因此自觉多学习一些有关财富管理的书或课程。《钱从哪里来》是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推荐的,作者是北大金融学教授香帅。
《钱从哪里来》书名真是有趣,直接、诱惑,让读者一眼就想买下来一读痛快。尤其在面对2020年黑天鹅似的开端,第三产业几乎停滞0收入的情况下,难免让人在投资决策前多几分担忧起来。
读完之后结合自身理解和香帅老师的指导,针对中产收入家庭,对2020年的资产配置和经济趋势有几点总结。收入越高,财富增速越快,在强者越强的分化年代,对资产配置更应该谨慎小心。香帅提出三个原则:上车原则、权衡原则和动态原则。
第一:上车原则,如果一个家庭还没有住房,当然要先买房上车。中国依然处在城镇化发展向城市化发展的转型过程中,核心城市例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及强二线城市是首选。尤其在购房限制严格的一线城市,是很多人想买买不了,还在想方设法买的区域。选择好城市之后,好位置是第一考虑要素,市郊的大套房子比核心城区的老破小增速要慢得多。因此买房记得三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第二:权衡原则,对于一个家庭得可投资产(房产以外)的配置,需要兼并考虑收益率和风险系数。家庭主要收入人员的年龄和职业趋势会影响这两要素的权衡。
比如,35岁左右的年轻人,收益率最重要,可以承担较高风险的投资方式。40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需要折中选择收益率中等、风险一般的投资方式。65岁的老年人,资产的安全性最重要,因为承担不起股票统统被割韭菜的风险,应该避免股票这类投资,而国债、基金、定期理财则是不错的选择。总资产在千万以上,要考虑安全性升级以及风险分散的问题,比如购置一些海外资产和美元,和人民币贬值作对冲。
职业趋势,如职业处于上升期,或处于快车道(比如持有可观的期权,公司整体经营乐观),可以追求高增长性;如职业处于平稳期或下行空间,则求稳最重要。
第三:动态原则,指经济大环境和资产配置选择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各种流动性因素的影响。从中国情况来看,2014-2015年股票增长最快,2016-2017年房地产增长最猛。流动性主要指成家立业、生老病死、政治变动、战争等,为减少流动性对资产配置的负面影响,一定要守住底线原则,那就是满足流动性需求之后的非流动性资金才可以做投资。
我在另外一门理财课程学习到,流动性需求一般指配置好充分必要的保险(住院、医疗、意外险),预留好至少三个月的日常开支,如果有房贷,建议预留好至少半年以上的房贷,日常开支和房贷预留可以存为货币基金,有收益且随时可以支取。(个人觉得三个月的日常开支其实还是不够,六个月更为稳妥)。
以上三个原则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投资分析,在面对选择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情况和以上原则,做好资产配置。 2020,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年,有危机也有机遇。加油,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