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个追梦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个叫程何的姑娘。
程何在高三时获得了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系,后来还被清华推研直博,然而她却放弃了这样一条光明大道,选择去做一位职业音乐剧译配。
多少人艳羡她身上90后、保送清华、理科学霸、书香门第的华丽服饰,可她却选择了另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路,脱掉身上华服,放弃这些可以带来钞票房子和车子的很多人拼其一生也无法得到的优渥条件。试问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追逐梦想,对于有些人来说是能够赋予生命另外一种意义的东西,是金钱无法给予的快感,所以他们义无反顾。
程何在初中时就开始喜欢音乐剧。高三时就已尝试翻译人生中第一首音乐剧歌曲,在网发布后第二天,一位网友翻唱了她的译本,她因此意识到自己写的歌词居然可以唱,而且唱出来还很好听。于是在音乐剧翻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学期间,程何认识了自己的搭档贾懿,她们共同翻译了音乐剧《吉屋出租》,并与网上认识的其他爱好者一起在一个狭窄的小剧场组织了两场剧本朗读会。就这样何程和贾懿意外地收到了《妈妈咪呀!》的翻译邀约。《妈妈咪呀!》的22首歌曲中有19首署上了的名字。
对程何来说,音乐剧译配是最有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工作,这可能就是她选择音乐剧译配的原因吧。大四那年她拒绝了清华的推研名额,没有和家人商量,没有其他备选方案,她加入了一家叫”七幕人生“的音乐剧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三名成员。在七幕,她主导了《Q大道》《一步登天》《我,堂吉诃德》《音乐之声》的汉化工作。23岁,她便已做到公司剧本总监。
其实她也曾遇到过家人和老师的反对,但她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冲破重重难关,艰难地挺过来了。
她曾经和朋友一起,冲过活动现场的重重安保,把音乐剧的策划书关到著名音乐人宋柯手里。
她也曾因茫然无措,不知前路为何而半夜哭醒。
尽管本土化音乐剧在日本等国家风靡已久,但在国内还仅是个小众爱好,很多观众对”中文版“仍抱有偏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把音乐剧做起来,难!想要做得有声有色,难上加难!但她凭着自己对译作的严格要求,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依然顽强地走过来了,并走出了自己的辉煌。
她曾经为了翻译一部作品,找到和作者创作时相关的一切书籍和资料,去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动机,甚至深入到情感,竭尽一切去还原艺术作品。
《我,堂吉诃德》的剧本译配前后耗时三年。2015年这部戏在上海迎来了中文版首演。演出异常顺利,《我,堂吉诃德》也因此一炮而红。这个年轻的团队在2016年得以进入北京保利剧院。能够进入如此富有盛名的舞台献艺,也是一种莫大的赞许。
2016年7月,程何团队的另一部译剧《音乐之声》中文版在北京保利连演四场,而且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更是获全场欢呼。新版《音乐之声》的歌词获得了一致的认可,主题曲《哆来咪》甚至还登上了央视《我要上春晚》的舞台。
这一路走来,布满荆棘,梦想的花儿经历了无数次破土的努力,总算在某个黎明盛开。虽然路途遥远甚至有时看不到尽头,但最终她走到了自己梦想的远方。
据说,她在这过程中还患上了抑郁症。或许是饱尝了太多的压力,或许是太过想证明自己的选择,内里的原由,我们不得而知。在选择”做自己“这条路时,也即意味着选择潜在的失败风险,意味着有可能会面对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甚至孤独。
仅仅是选择已需要足够大的勇气,在坚持的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艰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些都能挺过来了,相信程何以及像她这么勇敢的追梦人,也一定有足够的勇气、耐力以及智慧去战胜抑郁症这个敌人,做到让内心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