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体感13度左右的成都提醒我们加衣服了,不要被这股凉意整感冒了。
早晨披上外套,在小孩哥吃饭的间隙,读一两页诗,从体感和书里感受秋天的温度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秋天是容易多愁善感的,
秋天既是“胜春朝”的晴空气爽,又是“悲寂寥”的高冷落寞。
秋天也是托物言志的,
书中顺着二十四节气选取了100首(每季25首)生活意味浓厚、艺术旨趣丰富的四季精短古诗。
诗自四季来——诗自日常而独特的生活来,诗是生活的艺术,艺术是生活的诗。
来,品味《西洲曲》中的少女对心上的思念: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花过人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采莲的画面,随着文字扑面而来。据说西方是美人所居之地,所以有“西洲”、“西施”、“西厢”、“西窗”。
而到《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就能体会人生激怒之后的自我平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为家国而愁,少年愁相比老年愁而已,已不足挂齿。
就像我们生活在安全又稳定的国家中,会为情绪价值、物质而愁,而我们的祖辈们会为生存而愁。
一年四季变化和人的心境变化,即使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
秋季遇到不顺意的事情,更容易出现悲秋,何不转念潇洒一盘,如同“天凉好个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