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窃以为,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游客身份,老熟人般到它的街上转转,很日常的买点东西,看场电影,或在路边小店喝杯咖啡。所以,在莫斯科的最后一日,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老阿尔巴特大街上。
日光强烈,街上全是好看的光影。有人在长椅上唱歌,他神情逍遥,似乎唱歌是他消磨此生的唯一方式。还有人支着画板,准备为来往行人描画肖像。他的生意显然不佳,所以他还随身带了象棋,没人光顾时就和朋友杀上一盘。不少黑色或棕色皮肤的年轻人站在当街,用蹩脚汉语替他们的雇主热情招揽中国游客,不会汉语的干脆手拿一张硬壳纸,上面写满花花绿绿的中国字,拼凑起来就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之类的贫嘴。我们的同伴是侃价高手,他拿起一个套娃,给出一个砍掉一半的价格,年轻的俄罗斯雇主叫起来,做出心疼到受伤的样子,直接用中国话喊起来“我的妈呀!”
有位老先生踱过来,样子温文尔雅,年纪比严肃的大巴司机还老,却是一位生意人。他专找中国人卖邮票。他了解中国人的苏联情结,所以开口就谈毛泽东。许多游客把百元人民币递给他,换来一本红色集邮册。老头儿笑眯眯的,和店铺老板们一样,不拿我们当外人。这态度把大巴司机拒之千里的一颗颗中国心又吸引了过来。我希望这些笑容都发自真心,毕竟60多年前,两个国家有过那么深厚的交情,毕竟那段交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莫斯科街头
三个圣人饭店
不画画就下棋。
二战纪念广场
二战纪念广场一角。
广场建筑。
在广场游玩的一家人
广场边的小店
凯旋门
二战纪念广场地下通道(王欣凤/摄)
二战纪念广场留影
基辅地铁站
庄严的马克思塑像头上落了一只鸟
一棵开花的树
红场边上的古姆大商场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跟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神似。
护卫队交接
郁金香
郁金香
还是郁金香
莫斯科国立大学。
大学边上留个影
看风景的孩子们
莫斯科返回圣彼得堡的火车上。凌晨3点多,朝霞映红天空。
感谢阅读,谢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