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支付、娱乐、金融业务飞速发展,在提升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让父母在财商教育上的缺失暴露无遗。
2023年2月,徐州13岁男孩趁上网课之际,拿着妈妈的手机偷玩游戏!不到2个月时间充值近4万元,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妈妈知道后很自责,整天以泪洗面。她想不明白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突然成了让人操心的“熊孩子”!
然而,现实中想不明白的不止她一个。
左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夫妻俩省吃俭用存了55万的家当,结果被16岁的女儿小美全部打赏给主播,左女士欲哭无泪。
其实这样的新闻近些年还有很多,比如“男孩为打赏主播花光父亲3年工资”、“重庆13岁孩子偷家中21万现金,一个半月花光”。
细究其原因还是少儿财商教育的缺失,让孩子对钱没有什么概念,无法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为一时的欲望大肆挥霍家庭积蓄,严重的还会走上高利贷的不归路。
1.轻视财商教育,酿成家庭惨剧。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聚会,饭桌上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工作之后才知道赚钱这么难”,很多人纷纷举手表示赞同,直言学校根本不教这方面。
还有些人感慨:“不仅赚钱难,存钱更难,有钱就想花,工作3年不但一分没攒下,还欠了不少钱。”
我听到这些不禁错愕,要知道饭桌上这些人都是重点大学的优等生,但他们对钱依然没有什么概念,不会赚钱,更不会花钱,经常冲动消费,为一时的欲望买单,其他人可想而知。
2022年8月,深圳市民姜先生的儿子,刚刚读了一年大学,就因为校园贷不堪承受压力,在和父亲通话后,从10楼跳下身亡。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已经是姜先生儿子第二次陷入校园贷的陷阱了,上一次欠款8000多元也是姜先生替儿子还清的。
同年8月7日海口,24岁的女大学生同样因为欠了25万元的贷款后无力偿还,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烧炭自杀。
这些悲剧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孩子的财商教育刻不容缓。
但让人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家长认为赚钱是大人的事,不让孩子参与,或者羞于谈钱,认为谈钱很功利,结果导致孩子在钱方面吃大亏。
所以提升孩子的财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真的不能拖,越早开始越好。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
2.重视财商教育,成就财富传奇。
中国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然而在犹太人的家庭中却极少发生,其中非常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兴盛了近200年,延续了六代。
犹太人不仅传承财富厉害,创造财富更厉害,犹太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0.3%,却占了全世界超级富豪的20%到25%。
这些主要归功于犹太人对孩子财商教育的重视。
犹太人会把家里一年所有的收入、开支都告诉孩子,还会有意识的保留每次购物的发票给孩子看,父母的纳税单、交通罚款单、人情往来账本,孩子也都是知晓的。
同时,犹太人还会让孩子说说哪些钱是可以节约下来的,哪些方面爸爸妈妈做得还不够好,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赚到更多的钱,让孩子全方位参与大人的经济活动中。
在这样的教育下,犹太人的孩子长大后个个都是经商高手,财商超高。其他民族的人跟他们相比,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熟知的巴菲特。
巴菲特在家人的影响下,6岁就开始做生意,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格批发可乐,一箱6瓶,再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卖出去,一箱赚5美分。
10岁的时候,巴菲特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叫《赚到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看完后大受启发,立志要在35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
11岁的时候,巴菲特用存下的120美元,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
可以说,巴菲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儿时的财商培养,更离不开家长对这方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