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没有更新小说了,因为要准备一个未知的考试,所谓未知便是,你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是要知道奋斗是正确的,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是你知道人总是要往前走的,要更新思想,要更新观念的,要自我成长,要自我救赎的,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学习。
如果只攻于文学。而不求实际那便真的成了穷酸文人。总是要生活。而生活需要钱,所以更新慢了些。
豆豆给文文的友情总是如一股暖流在背后蔓延全身,豆豆的性格开放,那时的我们都很羞怯和异性说话的,豆豆特别的胆子大,她就特别的喜欢交朋友,男同学也不例外,
她特别喜欢和张后说话,豆豆偷偷的对文文说:张后的眼睛特别的好看,他的睫毛特别的黑,而且他是个温厚的人。
文文这才注意到张后,男女同学间是不好意思把对方看个明白的。文文也发现张后的眼睛虽然没有木子的深邃,但是温和,就是那种对任何人都友好的温和,初三的数学是有点开始抽象了,二次函数,二元方程,几何,这些女生都有点搞不懂,豆豆就和文文说一道几何题,文文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解,这时候豆豆说,我问张后,文文说:总是问人家怕别人烦的,而且他是男生,你总是和他讲话,班里的同学都看你啦!豆豆说:我才不要管它,我正常的同学交流,又没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于是豆豆就把头往后一扭,觉得不方便,索性就坐着张后的对面了,豆豆:张,来给姐讲一道题,张说:拜托,我比你大好不好。说着便微微一笑,眼神里竟然出现了宠溺的眼光,当然这可不是爱的宠溺,而是张后特别的温厚善良,他对人总是宽容的,这让我突然想起端木了,他也是一个温厚的人,这种温厚总能给人特别的安全感。
张不厌其烦的给豆豆讲题,有的时候文文也凑到一边听他讲,豆豆每次没有笔用的时候,就直接把张后的文具盒拿走,从中挑拣一支来用,张一点也不生气,还是一个宠溺的眼神。可是木就不同了,有一次豆豆把文具盒不小心给木子弄掉了,豆豆开玩笑似的,把文具盒乱七八糟的一股脑扔给了木子,木子眼睛里就会出现一种极其冷漠的光。这种冷漠的光和看文文时,如秋日阳光的光截然不同。这种冷漠能够穿透你,让你自然退出不能接近。还有一次就是豆豆喜欢背靠着后桌。然后肯定会是后桌的桌子移动。张后呢,总是用笔一点一点豆豆的后背。温柔的对豆豆说:不要再动了,姐。
而木子呢,就会把嘴一撇。用它那穿透人体的冷光来看你。你就自然退开,是那种不允许别人解释,也不允许跨越的界限,同学之间就是在这种小事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厌恶。晚上的时候,班主任有一节课要开会,同学们,都在自习,这时豆豆突然对张说:小弟,把你的脚伸回去,文文低头一看,那张后的脚伸到了文文他们的屁股下了,而她们的脚稍微一动,就会碰到木子和张后的脚,豆豆的想法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豆豆:算了,把你的脚伸回来吧,我正好顶着,舒服,哈哈。于是张就真的把脚伸过来了,豆豆把自己的脚也伸过去。用脚后跟顶着张的前脚掌。就这样晃来晃去。两个人居然笑得起来。以大人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未免有些污浊。但以那时的少年,这是一种青春的友情。全班同学都被这笑声吸引过去了。大家看到他们两个脚合在一起晃来晃去。对他们都投过来一种鄙夷的眼神。那时候男女界限还是很明显的,他们这样做不免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但是豆豆不在乎。文文是不敢的。他看到木子的脚伸到前面。她就只会把自己的脚伸到更前面。文文也不敢。和木子说话的。虽然他很温暖。至少看文文时候很温暖。虽然他的眼睛如秋日的阳光,但是秋日的阳光总是冷的。木子和文文第一次说话还是因为捡笔。木子的笔掉了。木子就用一根笔顶了一下文文,说:帮我把笔捡起来吧。文文捡了笔给了他。他说:谢谢你。眼睛里还是温柔。文文仔细看到那双眼。是那种细眼,眼睛里全是星星。并且这星星充满了忧伤。
和张的眼睛不同。张的眼睛没有那么深。是轻快的。是愉悦的。是宽容的。是善良的。
从此以后文文每次进班的时候,眼睛总是忍不住往后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