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曾经让我很痛,但很重要。
管理者的胸怀是获得信任的总纲和基础。
胸怀是阿里价值观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具备和践行的价值观。这是我们跟员工相处的总纲,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足够的胸怀。所谓领导者就是要为常人之所不能为,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宰相肚里能撑船。
所谓胸怀,有以下三层含义。
▌1.领导者是寂寞的
领导者越往上走就会越寂寞。因为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会有不同的视角,身上担负着不同于普通员工的责任,高处不胜寒,所以做的一些决定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有时候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认可。
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做很多不被员工理解,需要力排众议才能落实的决定,所谓的寂寞一定是常态。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在寂寞中找到不寂寞的东西,学会耐得住寂寞,自得其乐,并且坚持下去,因为作为管理者我们背负的是更大的使命。
▌2.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
作为领导者一定会有被冤枉、被员工错怪的时候。没有经历过一点冤枉,没有经历过一点波折,就肯定长不大,难以让更多的人信任和依靠,因此也很难成事,所以有句话叫“欲戴王冠,必承辎重”,就是这个道理。层级越高的管理者,受的冤枉就越大。老大老大,不是老子最大,而是老得快,麻烦大,责任大。
▍3.心态开放,能倾听,善于换位思考
管理者最高的境界是上善若水,能够包容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要包容就需要善于倾听与换位思考。阿里有个内网,阿里的员工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给公司提建议,公司对于这些建议也很重视。比如早期我们的报销过万元就需要上报CEO。当时人比较少,并不会耽误事情,但到2008年中供规模已经很大了,层级也比较多,审批流程就比较慢,耽误了很多事情。后来有一位同事就把这个情况通过邮件告知马云,很快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审批流程效率快了很多。
彼此要有了解
在管理上,如果双方不了解,不知道对方的意图,工作起来肯定没有默契。管理者要和员工建立信任,必须互相了解。管理者要与员工多接触,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些吃饭、喝茶、谈心的活动,了解彼此的工作经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工作的原动力等,这样我们以后在相处的时候就有了谱,能拿捏好度。
有些管理者有一种心态,就是距离产生美,故意跟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显示领导的神秘与威严,所以故意不与员工主动沟通,这是不可取的。沟通是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能力,不会沟通的管理者绝对不是一个好管理者。管理者和员工沟通需要注意4点。
▍1.频率
沟通跟业务一样,首先要有量,要保证沟通的次数。在中供,我们会把沟通列入管理者必做的工作清单,每天三个会:早启动,午沟通,晚分享。在三个每日例会上需要沟通业务,每周的周会则沟通策略目标。另外,管理者每周要与一位下属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团队成员的心态和生活。当沟通的频率有了保障之后,团队的氛围就会得到提升。把需要做的“正确的事”安排进工作清单甚至制度考核,可以有效地改善管理者的习惯。
▍2.内容和深度
当有了足够的次数之后,我们还要追深度,做到有深度的沟通。深度沟通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同时内容不能仅限于工作,还要关注技能问题和情感问题;另外深度沟通要能帮员工获得内容和成长,也就是说通过这次沟通员工要有收获。
▌3.语气
沟通时的感情也很重要,不能用冷冰冰的语气或对方不习惯的感情表达方式。很多时候就算道理是对的,如果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情绪不对,也是不能被员工理解的。
▌4.避免失真
沟通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信息衰变的过程,就是管理者认为自己讲清楚了,但员工不一定明白,因为信息是会衰变的。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确保过程中信息不失真。如何确保?我们讲完之后可以让员工重复一次,以及让他讲一讲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想法,看看我们的沟通是否失真了。
工作要有结果
员工愿不愿信任我们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他跟着我们干,能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事实上,员工之所以愿意跟着我们,是因为他们相信跟着我们能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比如收入、荣誉感、成长,可能是现在可以获得,也可能是未来某个时间点可以获得。
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先看见再相信,需要看见结果才选择信任我们。通过不断带领大家拿到结果,向大家证明我们的能力,最后就会变成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也就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所以会跟随我们,一起拿到结果。
大家想想管理者为什么要“雌雄合体”,因为我们既要带他们赚钱,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如何拿到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一场小的战役,在战役中展露自己的能力,证明我们能够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生活。打仗的过程也是彼此信任增加的过程,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的友谊是比较铁的。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