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别》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里的第二首,我个人对于“影”有一些执念。上大学以来的寒暑假作业中,我曾多次将影作为作品中的主体,当时写了一首《被影子杀死的瞬间》,发给朋友看时,他推荐我去看鲁迅先生的《影的告别》。这首散文诗是比较难读的,感觉每一句诗蕴含的东西都太多了。
他写了一个梦境:人的影子不愿意做一个不明不暗的影,不愿意偷生苟活于不明不暗的境地,不愿意跟随人了,所以,向人告别。
全诗除了第一句,都是“影”的独白,社会现实在鲁迅内心所激起的变化、思想上产生的苦闷彷徨,以及灵魂深处所交织着的矛盾与困惑,在《影的告别》中主要是通过“影”这一独立且完整的个体来传达出来的。
“影”为什么要告别,我将其理解为“形影不离”的破灭。我们常用“形影不离”“如影随形”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影是依附于人的,也说明形和影是无法分离的。但是在《影的告别》中,影是无论怎么纠结、怎么彷徨都要坚决的离形而去,因为他已经不能忍受了,他对形感到不满,或者说对现实不满和排斥,想要与之分离、决裂。在影所不乐意的事物中,“天堂”和“地狱”代表着过去的经历,“未来的黄金世界”代表着“虚幻的希望”,这些是他不愿意去的。而这些刚好是“形”所信奉的,要想挣脱这些他所不乐意的事物,彻底隔绝的方式只有告别“形”。为了表现“影”的坚定和决绝,用了许多个“不”:“不乐意的”“不愿意”表达拒绝和不满。
在《影的告别》中,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体现是渗透在“影”的告别的整个过程中的。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觉醒阶段,鲁迅写道“人在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当时社会环境的消沉和悲观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是一个很茫然的状态,感觉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精神恍惚,所以幻化出了影来告别。而影有诸多不乐意的东西在“天堂”“地狱”“未来的黄金世界”里,他感到失望至极,此时的影是觉醒的自我,有着清醒的态度,他连续用11个“我不”,表达了一种无条件,无讨论余地的排斥态度,影排斥天堂、地狱和将来的黄金世界,下决心要告别,态度决绝,宁愿无地可以彷徨。
但是却也因此陷入了一种无法确定自身位置的境地,彷徨于无地。连续用四个“然而”表示他的犹豫、反复,“黑暗吞并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一个很无奈的境地,纠结之中又不愿意彷徨,想要反抗,最终又彷徨于明暗之间,默默承受。这和鲁迅先生终其一生都在与黑暗搏斗相同,他希望能够唤醒大众,迎接新世界的诞生,但是这也使他陷入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最终无路可走。“黑暗自然会来沉没我”,这是“影”最终妥协的悲哀,投射到鲁迅身上,可以看到鲁迅意识到自我精神存在的失落和无路可走的境地后心灵上承受的的压力和煎熬,这种认识把他对人生。对事物的态度导向了唯“黑暗与虚无是实有”的思想,可是顽强如鲁迅先生,他始终不放弃向“这些做绝望的抗争”,勇敢地承担起自己悲剧性的现实命运,反抗黑暗。
于是有了影接下来的选择——独自远行。“我将向黑暗彷徨于无地”,相比与之前的“我不如”,这里的态度更加的坚决。毕竟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希望可以通过死亡来换取新生。“影”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将有的遭遇,塔随着“时间近了”而“独自远行”。影在此一改之前的连连否定,连续用3个“我愿意”,表示了他要与形彻底的决裂。“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鲁迅在此是借“影”的死亡来承担脱离黑暗、反抗绝望的重任。
在一篇400字的短诗里,“彷徨”、“无地”、“黑暗”、“吞并”、“消失”、“黄昏”、“黑夜”、“虚空”这一类词反复出现,其中“黑暗”就用了8次之多,加重了本文灰暗的气氛。这是鲁迅对社会重压的感受,更是作者反抗重压,不愿苟活与屈服的写真。
鲁迅即觉醒了的“影”,它的反抗意识产生于意识到自我意识无可依托的状态,在焦虑紧张的思索之后觉出消失于黑暗是唯一的途径,而此时唯有绝望为实有,从而确认:自我的生命意义仅仅存在于自我的选择和反抗之中——进退两难的彷徨由此成为“反抗绝望”的依据。“影”最终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完成告别,正是鲁迅独特式的反抗。
总而言之,影的告别的过程是鲁迅反抗绝望的一个体现,徘徊在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的边缘做抗争。他所体会到的自我悲剧性的现实命运和对绝望命运的反抗在《影的告别》中得以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