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承载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锻造先锋力量的重要使命,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是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队伍整体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筑牢信仰之基,强化政治引领
通过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培训,能引导党员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员在理论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履职本领
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培训能够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党员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使其具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硬本领。
(三)凝聚发展合力,激发队伍活力
通过培训,党员之间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团结协作的强大合力。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思路,能激发党员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实践,为党员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种活力将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部分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存在“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现象。理论教学往往侧重于讲解宏观政策和抽象理论,与基层党员实际工作和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党员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培训内容对一些党员来说缺乏吸引力和指导性,难以满足他们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培训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在党员教育培训中仍占较大比重,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虽然近年来也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培训等,但大多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未能充分发挥新方式的优势。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应用不够广泛,党员在培训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培训效果。
(三)培训考核评估机制不完善
目前,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方式较为简单,大多以考试成绩、考勤情况等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党员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全面、深入评价。考核内容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党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同时,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未能与党员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有效挂钩,导致党员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培训内容。对于基层党员,重点加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机关党员,注重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对于企业党员,突出创新发展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案例相结合,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加深党员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邀请优秀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分享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组织党员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锻炼,让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吸引力和实效性
推广多样化教学方法。广泛应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研讨交流等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党员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让党员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通过情景模拟,让党员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党员分享观点、碰撞思想,激发创新思维。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 + 党员教育培训” 新模式,开发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 APP 等,为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培训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学习效果的智能评估。开展线上直播教学、视频会议培训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同时,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在线课程,满足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构建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建立涵盖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体系,不仅要考察党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对党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采用笔试、面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党员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等,确保党员认真参与培训。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党员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紧密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进行督促整改,必要时进行补课培训。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党员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