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到一则新闻,说越来越多的人花钱购买“监督服务”,即请一个“学习监督员”来监督自己。监督内容除了学习、备考,还包括健身美容、完成某项工作等。
存在总有其道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究竟为何对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律才能自由”,但正如大多数人认为的“道理我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明明已经制定学习计划,却怎么都不能如期进行,不是躺着刷各种短视频,就是煲剧看电影,一不小心一整晚就过去了。天天让着要运动减肥,却始终迈不开腿,还管不住嘴。在这样一次次拖延中打乱计划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单靠个人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萌发了抱团取暖的想法,于是各种打卡群兴起,只是好景不长,群里的人从一开始热情高涨到后来销声匿迹,原来免费的东西是不被珍惜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付费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请人监督贵了点,但效果明显,所以即使心疼钱,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屈服,为自己想要实现的计划买单。只是这样的监督真是灵丹妙药吗?相对于松散的打卡群,一对一的监督服务自然能让人更感受到对方专心致志的陪伴和鞭笞,在这方面看是存在积极意义的。
凡事皆有两面性,且不说这种督促和管理是买卖双方按照协议产生的关系是否具有强制效应,但说在实操过程中,彼此的的边界在哪里?买家手机上的隐私能否得到保障?是否存在泄露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获取知识和娱乐的渠道日益丰富,人们手持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涉猎,只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一朋友吐槽说:“我家读六年级的儿子快把我气死,每天晚上以学习压力大要放松为由,抱着IPAD玩30分钟游戏,最60分钟后都不愿意撒手,还把房门反锁,让我无计可施。”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自己最可靠。”网络和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各类工具和学习形式更好地被人们运用,只是对于缺乏定力的人而言,会是一种灾难,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对待各种辅助工具,修炼自身的真才实学,真正做到由他律到自律,开启自身内驱力,而不是天天依靠外部机制去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方为独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