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一种生活。
回乡,走到曾经生活过的熟悉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生活。
有个小老板佝偻着背依然开着小店,早出晚归,年纪轻轻却因为僵直性脊柱炎没法弯腰捡东西,他说干两三个小时的活,平躺着休息一会,弯曲的那几节脊柱会再慢慢直起来,他在和我讲解病情的时候笑着比划着,甚至带着些幽默。
他的状态出乎我的意料,最近几年见他,他总是满脸的愁云。自顾不暇的双亲,年幼的孩子,被病痛折磨的自己。但这次见他,胖了十多斤,脸上有了肉,似乎还帅了一些。
这几年他发生的大事就是买了自己的小房子,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看着他脸上略显疲惫却又笃定幸福的样子,其实我认识他很多年,他从小聪明机灵,当初是第一名的成绩却又误入歧途辍学走入社会,他从漂泊、懒散、不思上进的社会青年成为了小本经营踏实过日子的好爸爸。
我在想:他的改变源自他的小家,他的孩子,源自爱。孩子是铠甲,也是希望,让阴郁的人变得明媚。
我看到了85岁腿脚不便出不了门的老人,我也看到83岁依然忙碌着给小孙辈儿张罗做饭的老人。
我在想:我的老年生活会是怎样,我现在所做和我的八十岁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看到了三代单传的男人终于在三胎喜得麟儿的喜悦,上坟时替儿子给老丈人上了一柱香,那份喜悦溢了出来,而他的妻子却拖着虚弱的身体,和我说“如果三胎还是女儿,还让我生,我已经做好了离婚的准备。”
我在想:婚姻里的无奈和疲惫,婚姻始终不是两个人的事。
我看到了曾经不被看好的恋人结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我在想:不要试图轻易给别人的婚恋指手画脚,因为你不是当事人,更或许别人来咨询你时其实早已有了答案。
我看到了离婚两次的男人快六十岁了,能给到孩子的支持越来越少,小孩没有成家立业,老人仍需照顾,自己却日渐衰老,力不从心,后娶的妻子因为半路家庭的原因也间隙丛生。
我在想:在婚姻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人是为什么?从他的失败中我又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二十岁刚出头的小伙,因为毕业后的异地恋,和大学时的恋人刚分手两个月的失落和挫败,又有伪装的倔强和云淡风轻。
我突然想起了高晓松形容王菲的一段话:“我知道爱情什么样,我也知道你们男人是什么样,我知道恋爱从开始是什么样结束是什么样,我知道生活是什么样,可是我还是爱了”。
还有很多的旁观和看到......
现实世界的生活总是由于我们自身的不断介入而被分割的治理破碎,四处蔓延着藕断丝连的牵扯,以至于任何人的姿态都呈现为片段。
换个时空时,我更喜欢旁观陌生的人,我们能获得更为清晰连贯的认识,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更了解,而恰恰是因为不了解。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却因此可以看得更清楚他们的外在行动,看到他们最直观的隐形和完整连贯的行动轨迹。
生活在哪里无所谓,可以生活在别处,可以生活在此处,可以表面生活在此处实际生活在别处,重要的是在别处的生活和此处的生活之间找到联系。
看到一种生活,理解一种生活,就在那种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画上联系。
最终我们将回到自己的生活,从旁观他人回到旁观自己。这也许是目睹另一种生活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他们的生活构成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获得对自身至关重要的自我旁观,他们是标尺,是模型,是镜子。
从他们到我们,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