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问题,我也是初入社会的青年,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大言不惭,而且还是哈姆雷特的问题,仅以我的一些思考,做点总结,供你参考。
我们受的教育决定了换行业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我们是什么都学,算是基础教育。
本专科阶段:进入大学选择了专业之后,算是开始了“术业有专攻”,然而这个专攻仅仅、顶多算事入门,你把这门专业笼统的过一遍,就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来看,追横向的知识面,而非纵向的深挖,想想你大学撰写的论文吧。
研究生阶段:到了研究生阶段,算是你最这个专业有了一点研究,对学术有了一点的贡献,踩在了前人与“创新”的边缘地带。到了读博阶段,我不知道,据说是你一定踏过前人的研究成果区,到达“无人区”,好歹出本著作吧?可想这个难度,不是混出来的,不过现在中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全世界第一了,然并没有大突破,你也懂得。
所以,大学毕业后,改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甚至研究生毕业,也很正常(导师旁白:白培养你个犊子了)。换就换,别不好意思,当然,立志献身学术事业的除外。
放眼看看外部环境
社会资源的转移。看政策、市场的一些资源向那些行业倾斜和转移。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带来众多的工作岗位,比较火的如产品经理岗,运营岗,催生了大量的如外卖送餐员等刚需岗位,电商的崛起,快递员岗位,这些都是刚需岗位,基本不会有失业的风险。且如产品经理岗、运营岗有非常高的成长空间,如何入职这些岗位,以后专门会谈。
用户行为的趋势。未来哪些群体会成为消费的主力?90,00后日常行为、消费行为有哪些特征,ta们好爱什么这些行为数据会将主导市场行为甚至会左右社会资源的倾斜。
新兴行业的注入。互联网影响一个又一个的传统行业,甚至带来革命性的颠覆,新型行业如虚拟现实、网红,自媒体等等,就拿虚拟现实来说,在未来可(肯)能(定)会有极大的施展空寂,简单脑补一下虚拟现实在家居行业的应用,进入毛坯房就可以体验精装修的感觉(纯属脑补),看片片方式...
回头观察一下自己
了解自己。需要反复提醒的一点,充分了解自身兴趣,结合外部环境,也就是参考以上叨叨的几点,如果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那就先就业再择业,先做了再说,做出来的反馈永远比臆想中的反馈直接、有力的多。
核心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提醒:学习能力即工作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不断的跨界学习,成为斜杠青年。这是一段鸡汤,犹豫要不要删掉,之所以保留,是因为它是最朴素的道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