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为因被美国列入所谓“实体清单”遭到不公正的制裁。就在特朗普以为马上可以“得手”的时候,华为随后公布了自己的“备胎”计划,不止是芯片有备胎,操作系统等都有备胎。华为为应对今天可能遇到的困境,甚至在20年前就开始了芯片等的研发工作。十余年的辛苦研发和不断迭代,成百上千亿的研发投入,让今天的华为更有底气应对今天的不良竞争局面,也打了特朗普一个措手不及。
此外,就是任正非在接受采访中谈到他的家人也在用苹果,家人出国他还会买苹果手机送给家人,因为苹果手机确实很好用。他还谈到,爱国不一定要买华为。
无论是投入巨资研发未来可能根本用不上的关键核心技术(这话肯定是华为的谦虚之词),还是对竞争对手的正视和尊重。都让我们异常佩服任正非,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华为成为了伟大的公司?而不是其它的那些所谓明星企业。这一次的事件,如果没有任总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果断,华为也许这次就直接被打趴下了,而不会这么从容。有人说,“强者眼中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对,如果一家企业做什么都瞄准它的竞争对手,那它一定打不过竞争对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则故事。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于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译文】
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本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在这个故事中,赵襄子之所以屡屡失败,并不是他的马匹不够好,而是他的注意力出现了问题。比赛中,他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对手王于其身上,只想着怎么赢对方。结果就是他始终跟着王于其的节奏走,处处被动。如果他把注意力放在更远的前方(可能是“赢”这个目标,也可能是超越赢的更高追求。),他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过程,调整节奏,而不是被动地应对王于其。毕竟,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
经营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如何赢对手上,而不是更高的追求或更长远的目标上。你会拿出多少精力和财力去投入研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心必然导致短视)规划未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如果只计较一时之得失,必然不会在意自我提升和核心能力建设,特别容易走机会主义路线,空心化的发展策略最容易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联想,比如海尔,比如康佳,比如长虹这样一些当年的明星企业的发展。联想和海尔靠不断的收购别国淘汰的产能维持所谓的老大地位;康佳和长虹因过度追求规模,不注重研发和规划导致企业走向衰败。而反观同为家电企业的格力和美的,多年来聚焦主业,持续加强研发和核心能力建设,如今,无论从产值,还是利润的角度来衡量都已远超海尔、康佳和长虹等昔日同行企业。
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企业的衰败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竞争对手的竞争所致,往往是企业内部“乱来”所致,如果海尔不搞房地产,联想不搞多元化,康佳和长虹不去计较一时的规模第一,而是像格力和美的那样专注核心能力建设上,它们的发展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当然,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上面我们谈的其实也可以用内驱力和外驱力来解释。内驱动能够让组织和个人拥有澎湃的动力去克服各种阻碍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障碍,追求更长远的目标和愿景。外驱动则往往更关注市场机会和输赢,遇到困难往往就是规避。根据能量守恒的说法,内驱和外驱所需要的总能量是固定的,内驱能量占用大了,外驱的能量就会减少,反之亦然。据统计十倍的外驱动的能量才能达到一倍的内驱动的能量所能达到的效果。由此可见,内驱动能量的强大。
在市场不成熟,竞争不够激烈的时候,外驱似乎更有价值。但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内驱动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华为近20年来,无论是管理系统建设,前瞻性的研发规划,还是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和奋斗者意识,无不预示着华为是一家内驱型公司。华为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内驱动的巨大作用和价值。否则,美国也不会动用举国之力来打压华为这样一家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