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是指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的能力。 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拥有学习力,你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为了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能力的阅读,称之为“致用类阅读”。读这类书籍的关键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关键在于学习者是否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信息越多、越繁杂,就越需要真正的学习能力,越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真正能成长关键在于学习者自己。一是是否能够达到知行合一;二是能否举一反三。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最重要的是看读者能不能为自我创造价值、为我解决问题。
对成人学习来说,学习的中心应该是学习者自己。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曾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并且改变行为只发生在将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内化和反思之后。自我导向的阅读,不太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呢能不能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变行为。
【如果学习者缺乏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不能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那么即使解决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的问题,也没有多大意义。】
在极速变化的时代,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就是把有价值的知识为我所用。以阅读为例:先判断自己的学习目标、读书的类型。对于知识类的学习,把书当老师;对于兴趣类阅读,把书当导游;对于致用类书籍,把书当医生。要学会不对书负责,而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提问的时候,要想方设法提出能真正从中学习的问题。而在回答别人(孩子、学生、下属等)的提问时,提醒他不要太关注正确答案,促进他思考自己的提问。善于学习和反思的人在反思和追问时,会尽量用“如何”来取代“为什么”;善于学习的人还习惯在标准的层面向对方提问。
【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这取决于学习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考试,那么老师提供的信息就是最值得记的笔记;但如果是成人学习,那么有价值的笔记应该是自己主动创造的信息——这种信息才具备“高度评价个人相关性”。
学习者的三个阶段: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我自测了一下,目前自己尚处于高级学习者的初级阶段。可进步的空间还很大。以后无论是读,还是写,尽量朝更高级别的学习者努力。
(以上内容来源:《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前三章,作者赵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