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争气(醉美长安)
长安酿就了一代一代的醇香,是酒不是酒,身居其中醉是在所难免的。
长安被叫做西安好多年了,我还是习惯性的叫这座城市长安。
四四方方的明城墙圈住了钟楼、鼓楼、都城隍庙以及回坊(大家都习惯性的叫它回民街)。
我很小的时候父辈们都叫它“省城”,在当时我以为它就是最大的城市,有着向往、渴望、憧憬和艳羡。只是这一切又和我无关,我的生活、我生活的村子、我脚步所能到达的远方都望长安之不及。
至于兵马俑、大雁塔和那个活捉老蒋的骊山,像是在听历史又像在听故事,充满了打打杀杀和忠奸难辨,就像秦腔里的红脸白脸,终究是游离于我生活之外的东西。
从古至今,哪个文人墨客没抒写过长安,谁的长安写的不是荡气回肠,就像《长恨歌》一样,凄美温婉、欲罢不能。
长安酿就了一代一代的醇香,是酒不是酒,身居其中醉是在所难免的。长安这座城的性格就是:醇香。自身就是一壶佳酿,醉着自己、醉着来人、醉了一草一木。
长安就酒
喝出的是年代的味道
一杯一杯,一口一口
醉了一代又一代长安人
长安就酒
喝不尽岁月,喝不尽历史
喝的人们个个都饮酒高歌
唱尽人间悲欢
长安就酒
总有一杯
让你不喝就醉
现在,定居西安十八年了,看着二环、三环、绕城高速再到地铁网络的逐步完善,这十八年好像比长安城过去所有年代的总和都要发展的快,每每穿过那四四方方的古城墙,经过那古老庄严的钟楼,总忍不住多看几眼,这就是长安,看着都会醉。
细看古城里的人和事,溶于时代的变迁,剩下的就是秦砖汉瓦和那一嗓子秦腔。
古老的长安城滋养着一辈辈老长安人,也滋养着一代代新西安人,让身居其中的我们无论走到里都怀念那句长安话,都稀罕那碗泡馍、那个肉夹馍。
从长安到西安,不只是历史的更迭,更是文化的延续,也是生活对历史的诠释,不要追问我长安人是什么样的,我会告诉你:很像兵马俑里的容貌,更像一个个雕塑,棱角分明。
别在长安买醉,我怕你一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