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了?
这里,我所指的好好吃饭,是不带任何顾虑,任何想法,就是单纯的我饿了我要吃饭,吃饱的那种。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
就是自己因为想减肥,已经好久没有让自己吃饱饭了。就在这天中午吃饭时,自己抛下“任何杂念”饱吃一顿,感觉真好!
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被“瘦子”霸占的社会,很多人都说:瘦一点好。瘦一点就好像会有很多的好事发生一样。
这就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女生都会把“变瘦,变瘦,不断地变得更瘦”作为自己一直的事业。
为了减肥,我可以不吃饭。
记得上次暑假工认识的朋友肖肖,一个很可爱的女生,因为都是学生而且性格又开朗所以我们很快就熟识起来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聊了很多,最多的话题便是“减肥”。
因为我们打暑假工的地方是餐厅,可能在餐厅做过兼职的人都知道,餐厅员工吃饭的点是完全错开正常点。
虽然也并没有多大关系,就只是提早或者推迟两三个小时吃饭,但最要紧的是晚上到那顿是吃还是不吃?
晚上的那一顿饭完全是要带10点后才能吃,这就变成了我们所谓的——宵夜。
但是晚上又特别饿,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在意就都放心地吃。
减肥最大的禁忌应该就是宵夜,想减肥就别想宵夜。
大概半个月后吧!肖肖她发现自己脸圆了不少,然后就去对面店里的电子秤称重了,回来时一脸沉重的说:胖了好多。
接下来的日子她就时常跟我说“不行,我晚上不吃了,我又要开始减肥了。” “不行!我好饿,我好想吃。”
就是在这样的挣扎中,有时我们连自己吃饭的事都不能决定。
期间她还提到:“好不容易在学校瘦下来的,那可以我每天晚上不吃饭才瘦下来的啊。”
我听到这个事情时确实很惊讶,竟然可以不吃晚饭。
还傻愣愣地问:你不饿吗?
当然,不用想也饿啊~!
肖肖说:“饿啊,没办法,忍忍就好。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很多时候就是,习惯就好。减肥也是,都变成习惯了。
而我们去上学的时候,爸妈可能都会担心我们在学校吃不好,就千万叮嘱“好好吃饭啊,该吃还是要吃,不要省。”
但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多久没能好好地吃一顿饭了?
其实减肥的那些人儿,也不是为了省钱,只是单纯地想变瘦。
肖肖并不是个例,还有很多人和她一样,为了减肥,为了瘦下来,尝试一切可能有用的方法。
在这个追求“瘦”的社会,很多女生把自己变成了它的“试验品”。
说到减肥,我想起一位明星——舒淇。
可能大家都听过一档综艺节目——中餐厅霸气。舒淇在中餐厅的节目录制中,竟然一天下来都没吃饭。
舒淇自己也在节目中有提过类似减肥的话题。
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场景:中餐厅里一天下来终于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准备补充能量时闲聊,舒淇说“自己煮的东西,煮的时候就已经吃饱了,所以我从来不吃自己煮的东西。”
按我们一般人思维来:不是因为饿了或者想吃才去煮东西的吗?而且不是在煮的过程中因为食物散发出的香味会更容易吸引自己去吃它吗?
舒淇却是煮着煮着就饱了,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思维。
为了减肥,不吃饭,拼命的想把自己身上的肉甩掉。
但更为另外震惊的是她说的这句话——胖,就是犯罪。
看到这句话顿时就懵了,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关键是,她所说的胖不是我们所说的普遍“胖”而是她意识上的胖。
但是如果从舒淇本身的角度来看待胖的结果,也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说得如此夸张。
胖可能真的对身体不好,但是一味追求瘦,更瘦就是对的吗?
难道我们生活不应该是追求健康才是最好吗?难道不啊是正常的体重,匀称的体型才好吗?
减肥是会上瘾的。
上大学以来,“减肥”这个话题永远不会被遗忘。和同学吃饭的时候总会听到:“好啦,不能再吃了,吃了这么多肯定又胖了。 ”
身边的好朋友小晓就是这样。
暑假和她聊天的话题必不可少的就是——减肥。那时候是刚刚高中毕业的暑假,小小她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去开始新生活,她觉得第一步就是先减肥瘦下来。
其实她高中也不胖,是较标准的体重,体型也刚好的那种。(正常的角度)
不久,她就说她减肥初步成功了,达到了自己满意的体重。
但是她又说,体重是减下来了,可是体型没怎么变化,所以感觉还要继续减肥。
据我了解,现在她还一直在减肥。主要是依靠饮食减肥,也会结合运动。她的减肥方式还算是健康的,没有太多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减肥方式。
她现在的体重应该是在90-95斤之间,身高160。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觉得很不能理解甚至惊讶。
为什么这么瘦了还要减肥?
大概是上瘾了吧。
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给我们的压力,社会心理影响着个体心理,因此个人的潜意识里都觉得瘦子就好,就一定比不那么瘦的人好。
这样看来,减肥之路似乎真的没有终点,那么你只能不断督促自己向前走。
因为永远有人比你瘦,因为你永远不会满意自己的体重。
而我想:“适合”自己才是最好,毕竟世界是因为多元才显得精彩,才更有魅力。
等待某个时候都是千篇一律的瘦子,就真的是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吗?
谁能说定?毕竟这个世界是会改变的。
小小想法。说真的,吃饱饭有没有负罪感——这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