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学生延鲍越洋来访,最亲密同事小马也陪他一起过来叙旧。
延鲍是我的第二个研究生,严谨认真低调,做的是溅射生纳米膜,毕业后去了复旦读博,又留在那里工作。十几年前去了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在已是研究员,从事锂电池方面的研究。这个实验室成就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0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能在那里面工作真的很幸运。70后的他已经有一双女儿,一个工作了,一个在读书,他们家在旧金山有二百多平的独立屋,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很为他们高兴。
热聊了几个钟,印象特别深的是那边的科研运作机制,羡慕嫉妒恨呀[色]
作为研究员并没有发表论文之类的指标,实验室由能源部提供科研经费,结题写个报告即可,不需要发论文,允许不成功,因为科研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即使有各种意外,倒很可能是新的发现或机会,居里夫人不就是意外地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吗!退一步讲,所谓意外起码也可以提供后来者一些值得深思的借鉴,科研不就是这么互相启发和PK中发展起来的吗!
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还可以申请初创投资,项目很多,资金倒不算大,大都是由小企业提供,特别鼓励奇思妙想的各种课题,非常宽容,做好了100个里面只有一个成功的准备,一旦成功就将是颠覆性的带动一个领域的成果。人家这也是一种赌,但是赌的是科技创新,马斯克、谷歌、Facebook 都是这么靠着初创投资,一步步被这些科技赌徒催生成长的起来的 ,难怪小企业赌瘾这么大呢!
自诩颂奇的我,听后很感慨很羡慕也很无语……
延鲍珍惜当下,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