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就有一个朦胧的梦,那里有仙子在轻盈跳跃、翩翩起舞。
少年,好像有过一个八音盒,打开盖子,就有小小芭蕾舞家挺拔身姿在音乐流淌中旋转,一遍又一遍,永远不知疲倦。
进入职场第一年,有了自己的办公桌。装饰的第一份物件便是穿着白色舞裙的芭蕾舞者雕塑。不过是在小店淘到,不过十几厘米高,却在累时投来关切,笑时静静伫立,点亮了我的职业分秒。
终于,在成为妈妈十年后,有机会觅到零基础的芭蕾班级,适合从未训练过的成年人,接收心有奢望的尝试者。
于是,在那个四面镶着镜子的干净整洁粉色窗帘音乐流动的练功房里,一遍遍,拉伸,疼痛,舒展,收回,绷直,保持,旋转,跳跃,站立………
课程每周一到两次,忙碌的女生们得以暂时摆脱凡尘,走出喧嚣,共做一场玫瑰色的梦。
这些“女生”,有的是公司创业者,有的是在读大学生,有的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有的是年逾60岁的阿姨。
但是此刻,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身份,高矮胖瘦的身影都在自己修身的芭蕾舞衣里,让舞衣勾勒出身体线条,做回内心那个本真的“公主”。
疼痛是常态,如果没有一次次和自己拉锯的隐隐酸痛,又哪来的拉伸和进步?
伸展是习惯,哪怕只是站立,也要感觉到从脚尖到发际的昂扬和收力。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包括坐立、行走、舒展的芭蕾态度。
——这是一种自我雕琢,不管岁月流逝,所谓的“人到中年”“世间油腻”通通与我无关,只去灼灼面对,自控肌肉,自律生活,雕饰体态。
——这是一种韧性磨炼,让我学会坚持,慢慢习惯和酸痛做朋友,愿意用数以百计的日子为单位去计量成长,作为前行的一个个里程碑。
——这是一个美妙目标,尽管前路漫漫,距离完美也许还有“一光年”那么遥远。但“我”在前行,在努力,在一日日挺拔,在人群中不忘初心。
每当盘起头发穿起舞衣等候开课,每当站在光滑地板中央扬起下颚,每当坐在紫色长垫开始拉伸痛楚,每当在对面墙上大大落地镜里看到自己和同学们的身影,我就仿佛隐约看到梦想,看到多年前的那个小女孩站在那里,一边在问:我可以吗?一边在说:我好快乐。
渐渐地,体重计能“看”得见,身体和衣服会告诉自己;
渐渐地,不同场合有人会开始询问:
陪同女儿上课外班时,有朋友问:你以前是练舞蹈的吗?
在选购搭配饰品试装时,有店员问:您是练过瑜伽或是其他什么?
甚至带孩子就诊等候时,有护士问:您是不是在练什么?
——我想,这就是光阴的手。
我愿这只轻柔又纤细的手,轻抚过脸庞。只记得对世界感恩,只记得让自己精致;让时间忘却匆忙和慌张,只成为积累和成长;让岁月疲劳痕迹,只留下优雅从容。
带着心底那个小女孩足尖的梦,旋转,舒展,抬颚看向远方,成就一个痴美的梦!